今日竹山网消息 在上庸镇峪口小学,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年轻的身影——为了少先队工作晚上忙到晚上12点,为了上好一节队日课中午时间而不午休,当队员们有困难时总会最先找他……他,就是该校少先队辅导员许海涛。
乐当学生的“领头雁”
少先队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少先队工作从表面上看,不外乎是领着孩子们玩一玩,“六一”儿童节筹备一下文艺节目,但参加工作12年当了7年少先队辅导员的许海涛却从不这么认为。
首先,他制定了一套较完善的、简单易操作的《少先队工作方案》,并形成了一套规范的工作流程,将少先队干部明确分工并细化,使干部职责公开透明;把每周少先队开展的工作进行公示,接受师生的监督。其次,他选拔了一批的力的少先队干部,放手让少先队干部参与学生管理,给学生展示的平台和发展的空间,使每个学生争当干部、乐当干部。于是,该校十余名少先队干部佩戴着统一制作的工作牌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的工作着,形成了一条独特的、靓丽的风景线。
乐当学生活动的“总导演”
“校园活动全靠他”,这是学生在文艺节目表演中的一句快板词,也是对许海涛工作的赞美和总结。
每周三队日课是学生最喜欢的时间,队日课上,他快乐地和学生交流、沟通。“两人三足、开火车、力量对决”等是队日课中经常开展的游戏,他认为,活动既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又能让学生感知团队精神。
每当有大型活动时,他总是提前筹备、制定方案、统筹协调。为了筹备元旦文艺节目汇演,他几乎是丢下饭碗就忙乎,喉咙嘶哑也顾不得买药治疗,就连同学结婚也顾不上,一直坚持到最后。他说:“为了学校,为了学生,年轻人多出力,是累不坏的。”
学校让他负责的学生德育和教育宣传工作,他总是认真负责,在校内及时通过“红领巾”广播室宣传学生中的典型事迹。业余时间,他还认真写新闻报道,及时向外界宣传本校先进的人和事。近年来,学校已形成良好的风气,无重大违法、违纪事件发生,在各级媒体累计用稿100余篇。
乐当学生的好“大哥”
小学生求知欲强、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是形成良好行为和品德的最佳时期。许海涛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用自己的言行给学生作好榜样。
2010年冬,当许海涛从天气预报中得知第二天有大雪的消息后,第二天早晨五点就起床和校长宋刚一起扫雪,清除道路障碍,使学生安全通行。
对于学生的困难,许海涛做事的原则是“事不过当天”,及时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送学生看病是常事,垫付费用也是常事。山区学校留守学生较多,他们缺少亲情的温暖,而许海涛及时为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排忧解难,使他们安心学习,从而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爱戴,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大哥”。(程斌)
相关新闻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