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茅塔小学的校门,你很容易看到一个衣着朴素,在认真细致地打扫卫生的敦厚长者,一个满面笑容,在一勺一勺地忙着给学生盛饭的清瘦教师,他就是袁太富教师,今年56岁,1971年师范毕业走上教坛,风风雨雨三十多个春秋,仍未改变他那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人生追求。
他的经历不复杂,甚至像路边的小草一样平凡,默默无闻地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年轻时候朝气蓬勃,不停地在校园里耕耘、播种,倾一腔热血浇灌祖国的花朵,如今已是桃李遍天下,弟子满故乡。到了1997年,“普九”检查后,他因工作需要转岗,改做后勤工作。许多人想不通,可他说,干后勤也是为师生服务,也是在为教育事业工作,一样光荣,没有什么放不下架子的。给学生做饭开始不会做,一切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只要干好了,照样受人敬重。没有花香,没有树高,你是一颗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他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他不正是这样的小草吗?
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是不容易的。可我们这位年近花甲的袁老师做到了。每天5点起床生火给学生烧洗脸水,烧茶做饭,一日三餐,尽量让学生合口。给小学生打饭,他很细心,生怕哪个人烫到了,特别对一、二年级的小不点,他尤其无微不至,像一位慈祥的老爷爷把他们叫到跟前,盛好了递过去,还不停地嘱咐:小心点,别走快了!走廊上总放着两个大茶桶,让学生随时喝上热茶。饭后不拖拉,及时把厨房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什么时候检查都是如此,让师生们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过得开心。一有空闲,就去准备好柴禾,备足缸中水,做到未雨绸缪,一刻也不耽误教学工作。每至周末,他主动承担护校任务,扛起锄头挖菜园,担起粪桶挑粪浇菜,让老师们能吃上新鲜蔬菜,又为食堂节损了开支,大家无不称赞他能干,处处为别人着想,是个老黄牛,学校少不了的守护神。图难于其易,作大于其细。为学生服好务,在一个爱岗敬业的人身上体现得有些容易,正是他做好了这些细小的事,于平凡之中显现出崇高,于不起眼中透着了不起。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为了适应新时期后勤服务的需要,他没有满足于现状,还在不断学习,以期更好地为师生服务。例会上,认真学习文件,领会精神,认真记笔记。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学习,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当好师生喜爱的师傅,当好家长放心的公仆,当好人们可亲可敬的教育工作者。他特别重视学校后勤的安全卫生工作,严把购粮关,入库必有合格证,严把出库关和下锅关,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疏忽,确保万无一失。平时心细,时时防火、防盗、防事故发生。他在后勤干这么多年从未出现过安全事故,这与他平时以校为家,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情分不开的。一个人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最好注解。
袁老师是一支发光的蜡烛,他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也是一株老槐树,为师生们遮风挡雨,奉献绿的生命。孔子说: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他就是这样一个,在平凡的岗位上,还在执着追求的人。(陈绪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