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发布时间: 2007-07-08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记竹山一中青年教师、优秀党员罗应

党世根 董继东

  作为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对于学生来说,教师高尚的人格和真挚的情感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用真情培育真情,用人格影响人格,用爱心感染爱心,用心灵照亮心灵,这是竹山一中青年教师、优秀党员罗应的理想追求。

用真爱,创设孩子健康成长的阶梯

  他说:“无论学生好与坏,无论学生优与劣,无论学生调皮与乖巧,无论学生无知与懂事……老师都要包容、接受。这是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本要求。”
  在与学生多年的接触和交往中,他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理总结出“因生给爱十法”的教育方法,即:体弱生爱在关心,病残生爱在得体,过失生爱在信任,屡错生爱在严厉,向师生爱在珍惜,背师生爱在主动,普通生爱在鼓励,进步生爱在赏识,特殊生爱在鞭策。多年的实践证明,此法效果良好。他班上有个学生从高一到高三都是班级前几名,可是到高三下学期,这名学生与家长发生了矛盾,不想读书了,还迷上了网络,成绩急剧下降。他联合全班科任教师共同引导这名学生,采用了“三攻法”:共忆童年法、互赠礼物法、相识体验法。经过一星期的交流,这名学生回心转意了,成绩也好了,对父母也尊敬了。家长到学校表示感谢,连说是学校救了他们孩子,要不然孩子走上邪路就危险了。

用真诚,搭建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他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体会到,家访是拉近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之间距离的重要途径。家访时,他坚持“学生进步了,老师就家访;学生再进步,老师再家访”的原则,变报忧为报喜,变被动为主动。这样一来,老师家访就成了学生的一种荣耀。因此,他的家访改变了以往“老师家访,学生遭殃”的被动局面,倍受学生、家长的欢迎。同时,他以宽容和耐心对待后进生和后进生的家长,对后进生的教育方法以鼓励为主。很多学困生自从家访后,学习的劲头也足了。2002年,他班上从外地转回来一名学生,因为是被外地学校要求退学的,所以骂人打架是常有的事。但罗应从不在家长面前批评他,而是私下和他交流,在家访中也总是向其家长汇报他的一点一点的进步,重新建立起了家长对孩子的信心。孩子自己的信心也有了,在转回来的一年时间里进步明显,最后考取了一所二类本科院校。临上学前,他在给罗应的信中写到:“从小学到高中,在别人的眼里,我是坏孩子,我的老师到我家里都是告状的,我找不到自尊,我的爸爸妈妈也对我失望了。只有您从不这么做,还老是鼓励我,我读懂了您深深的爱,我没有理由不好好读书……”

用真情,升华教书育人的最高境界

  教学,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师的第二生命。为了上好课,他处处做有心人。不管到哪里听课,他都将讲课内容精心记录下来,进行分析研究,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他强调情感教学。自己没有被课文的内容和情感深深打动时,绝不给学生上课。十年来,终于形成了他独具风格的课堂“情感教学”特色:即师生双方在教学中通过情感交流而相互影响,一方面,教师凭借教材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另一方面,学生的情感在感受、体验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升华。这是情感双向交流、相互感染、共同升华的过程,也是教师情感价值的引导和学生情感自我构建的过程。“要力求把历史课上活,要让学生真正感悟历史”是他常说的一句话。随着学生对历史课兴趣的增强,学生们解读历史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考试成绩不断上升。
  由于他对家长、对学生、对教学工作倾注了真挚的情感,因而得到了家长和学生们的真诚的回报和感激。今年高考,他班上有7名学生上了一本线。有的学生在给他的毕业感言中写到:“老师,能成为您的学生,这是我们的幸福,也是我们的造化,因为古人云:人一辈子从一良师不易……”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