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竹山县消防救援大队接到群众反映,有不法分子假冒消防大队主要领导,向社会企事业单位打电话,以改善消防指战员生活需购置床铺、修缮消防营区地坪为由,实施诈骗活动,诈骗电话:15972137843、13152245036,我大队特此申明,竹山县消防救援大队未曾以个人名义或指派任何公司购买任何物品,请广大群众和企事业单位注意防范。
竹山县消防救援大队提醒:近年来,利用消防行骗的案例已经屡见不鲜,而骗子的欺诈方式更是层出不穷,许多不法分子挖空心思,精心设计了许多新骗局。由于一些群众不懂消防救援队伍采购流程和消防法律法规,加之缺乏一定的法律常识,很容易上当受骗,不法分子的所作所为,严重损害了消防救援队伍的威信和形象,如果社会单位和群众发现不法分子打着消防救援队伍的名义推销、培训、办理手续、现场收取费用、采购物品的,请立即拨打110报警或者向竹山县消防救援大队电话核实,大队核实电话:0719-4217119。
为此,竹山县消防救援大队整理了近年来冒充消防人员实施诈骗的典型案例:
案例一:
2017年9月,竹山县消防救援大队接到多起群众举报,称有不法分子以消防大队名义插手社会单位消防工程建设,实施诈骗活动。2017年12月,有不法分子以消防大队开展消防演练的名义订购5000份盒饭。
案例二:
2018年7月26日,湖北省竹溪县人民检察院受理了一起诈骗案件,犯罪嫌疑人郏某某因涉嫌诈骗罪被批准逮捕。郏某某在网上学习诈骗方法,购买了手机、手机卡、银行卡等作案工具。为方便行骗,郏某某约了好友涂某某共同策划实施。
郏某某在网上随机搜索到竹溪县某单位电话号码后,给该单位工作人员打电话。郏某某在电话中自称其是某消防大队的队长,消防大队近期准备筹建两间卫生室、购买钢丝床等项目,该单位工作人员随即向郏某某推荐了干工程生意的刘某。在向刘某说明了情况后,郏某某要求刘某帮忙采购并先行垫付定金,并将厂家的联系方式和银行卡号发给了刘某。同时,郏某某让好友涂某某冒充北京销售钢丝床的厂家与刘某联系,刘某先后两次向郏某某提供的账号转入2.5万元。
转账之后,刘某觉得有些不对劲,于是向该消防大队电话询问,得到的答复是:压根没有这回事。发现上当后,刘某再次拨打“队长”和钢丝床老板的电话,对方已经关机。刘某随即报警。
案例三:
7月23日凌晨3时许,朝阳路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有三名自称是消防总队的工作人员在检查娱乐场所,但我们觉得有些可疑,请你们过来核实下。接警后,值班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发现三名男子身穿军装,正在该场所二楼装模作样进行“消防检查”。民警让三人出示证件、询问是哪个单位的,他们支支吾吾说不清楚,民警遂将其带回派出所。
经查,7月19日0时40分,嫌疑人李某身着军装持过期已作废的士官证,带着朋友王某,自称是消防总队的“参谋”,到三堰某酒店进行消防检查。检查中,酒店负责人陈经理见二人与平时来检查的工作人员不太一样,就要求查看两人证件。李某拿出士官证递给陈经理,还没等陈经理看清上面写的什么,证件就被李某夺了回去。
陈经理心想既然有证件,又穿着军装,应该没错,便打消了心里的疑虑。随后,李某和王某对酒店内的灭火设施进行了查看。检查结束时,李某会意陈经理,晚上还没吃饭,陈经理顿时明白了,便带着这两名“参谋”叫上自己的朋友张先生去夜宵。酒足饭饱临走时,双方还互相留了电话。
第二天,陈经理和朋友张先生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再回忆昨晚检查中露出的破绽,该不是遇到骗子了吧!陈经理立即打电话向十堰市茅箭区消防大队核实是否有“李参谋”这一人,经核实,果真如他们所想,查无此人,他们遇到假参谋了。随后,酒店负责人陈经理立即报了警。
7月23日,李某带着王某、周某,再次故伎重演,来到五堰某娱乐城“例行检查”时,被朝阳路民警现场抓获。
大家如果遇到类似情况,要多留一个心眼谨防上当受骗,这些不法分子打着"消防"的名义,对大家进行诈骗,不仅干扰了正常的消防管理秩序,也严重侵害了大家的财产安全,下面向大家普及不法分子实行消防诈骗惯用的8种手段:
一是劣质产品,高价推销。一些不法分子出版、盗版了各类消防书籍、图册和音像制品等,他们物色联络员并派驻到全国各地,以诈骗手段高价推销这些劣质产品。
二是假装检查,收取罚款。不法分子学习消防专业术语,并制作可信度强、仿真度高的假证件、假文件,冒充执法人员对单位或场所强行检查,然后以场所存在火灾隐患为由,进行“高额罚款”。一旦收取罚款后,就逃之夭夭。
三是上门检查,强行推销。伪造并向单位发布“紧急通知”或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等形式,对单位进行消防检查,并强制收取资料费、培训费,组织消防培训进行诈骗。
四是发布通知,骗培训费。传真至单位带有消防救援队伍公章的紧急通知文件,要求全市范围内的企业单位进行新的消防安全条例培训,并将培训费存入私人银行账号。
五是免费培训,推销器材。联系单位免费参加消防安全知识讲座。讲座结束后,他们会拿出一些假冒伪劣或价格高昂的灭火器、防烟面具等器材进行推销牟利。
六是便衣督察,上门恐吓。不法分子假冒上级消防执法人员,自称“便衣督察”,以恐吓、威胁举报等手段推销消防产品、承接消防工程。
七是电话威胁,推销器材。不法分子在对企业进行电话营销的过程中,自称是消防救援队伍工作人员,强行向各企事业单位推销培训书籍及消防器材,一旦企业提出异议,他们则以消防审批、验收不合格等理由相威胁,迫使被害人就范。
八是假装采购,收取回扣。冒充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号称有一批物品需要代购或有工程可以承包,以此要求各企事业单位垫付货款、工程款,或者要求从中获取回扣。
特此公告。
竹山县消防救援大队
2019年12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