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风雪交加,早晨八点多,家父就陆续接到亲人们的电话,因为这天家父过84岁大寿——第一个电话是阿弟和弟媳阿艳打回来的:“爸爸,我们还被隔在武汉……”
父亲说:“我晓得啵,武汉的‘新冠肺炎’疫情比较严重,城都封在的,你们可莫出门啊,要注意安全……!”阿弟和弟媳的电话刚开头,父亲就急忙开始说,开始嘱咐……“真是儿行千里父母担忧”啊!
“爸爸!今天我不能回来给您祝寿,我每天都在市场上监管食品安全……”这是妹夫阿坤打的电话,父亲一边听一边说:“嗯!你去忙,有‘新冠肺炎’疫情,你们每天吃泡面,还在市场上监管食品安全,很辛苦,莫回来给我祝寿,只要你平安!管好食品安全,就行了!”
“爷!今天您过生,我在竹溪值班……”
侄儿阿男的话还没说完,父亲就连忙说:“你在竹溪值班太远了,不回来,你爸、妈也打了电话,他们还要在网上给学生上课,我也不要他们回来,你好好值班,你们平安就行了!
“爸!今天是您84岁大寿,我在滨河小区值班……”这是阿妹冰冰的电话,阿妹的话还没说完,父亲就接过了话:“不回来啵,外面下那么大的雪,刮那么大的风,你是就业局的,咋跑到滨河小区去值班呢?莫冻感冒了啊!要多穿点衣服,要穿厚点,要戴个好口罩,要……”父亲一连串的“要……”都是嘱咐阿妹的话。
“为爷(外公),我今天在鑫城小区值班,不能给您买蛋糕了……”这是我家儿子阿潇给他外公的电话,话也没有说完,父亲就抢着说:“不回来,好好值班,你平安,你们全家平安就行了……”
父亲接的电话,都是给他祝寿的,而从父亲的“回复”中——“不要你回来给我祝寿,只要你平安!”可以看出父亲的“担心”在里面。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我的父母都是耄耋之人,栉风沐雨几十年,为了儿女们读书求学,几乎拼尽了全力,耗尽了心血,经年累月的含辛茹苦和省吃俭用,岁月在他们的脸上描绘了沧桑的褶皱,季节在他们的头上印染了洁白的银丝。但他们始终用最坚强的脊梁,克服生活的一切困难,用坚强的性格为儿女们撑起一片晴朗的蓝天。
时光飞逝,生命轮回,昨天的儿子、女儿,今天已长大成为父亲、母亲,我们都有了一点儿社会阅历,都有了一点儿生活积淀,但是,80多岁的父亲和母亲依然在为我们的饮食起居和安全操心,“养儿方知父母恩”,“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我们现在才深深地感受到,父母一生的苦,一生的累,以及对儿女们的牵挂,是难以报答的。
因为疫情,“停课不停学”,阿兄和阿嫂在竹山一中都要在线上课,儿子阿男在竹溪值班;阿弟一家都在武汉过年,他虽然人被隔在武汉,其实,心早飞回了竹山,他时刻关注的都是有关抗疫情的消息和竹山财政局同事抗疫情的事情,且用“文”字抗疫情,鼓舞士气,还经常咨询在汉人员返竹的办理程序;阿妹冰冰和妹夫阿坤都在一线共同抗疫情;我们既要“停学不停课”,又要给儿子带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支持儿子在一线抗疫情……“非常时期”我们兄弟姐妹和晚辈们只能在电话里祝我的父母寿长比南山!福深如东海!
父亲退休后,身体大不如前,今年的大寿,过的真是有点儿不如意,缺点仪式感,但他和老娘的心情似乎都还很不错,接完了亲人们打来的电话,他嘴里还在念叨,希望我的亲人们平安!竹山人平安!竹溪人平安!武汉人平安,全国人都平安!”并且还做了一个双手合十的动作,真是意味悠长啊!
放下手机后,父亲还即兴创作了一首“无题”
吃蝙蝠的在江城,
惹得不少人有病。
“新冠肺炎”好烦人,
家、国过年不安宁。
寿辰仪式没时间,
防控责任有担当。
你看我家两代人,
都在一线抗疫情!
本以为两个耄耋老人接完电话后会很失落,没想到他们这么有格局、有家国情怀,一点儿都没有“老”糊涂,让人油然再生敬意!
在抗击疫情的“非常时期”,亲人们没有时间回家给老人祝寿,但是,在防控责任面前都很有担当,我的父亲和母亲也为“我家两代人,都在一线抗疫情!”感到特别欣慰!(胡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