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在潘口乡小漩村白果片区首乌种植基地里,65岁的张怀祥正在查看何首乌苗情。看着一陇陇郁郁葱葱的何首乌,老张乐得合不拢嘴。
张怀祥,家住潘口乡悬鼓洲村二组,早年凭借着勤劳苦干,种植蔬菜、养猪、务工,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儿子张金林在外务工受重伤,几乎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此外,还要照顾60多岁的残疾娘舅高昌奎,加重了他们的家庭负担,一度成为悬鼓洲村的贫困户。尽管成了贫困户,倔强的张怀祥脱贫致富的梦想一直未变。
2015年春,朋友送给张怀祥一些何首乌,他开始在自家菜园尝试种植获得成功。此后他每年都要种植几分地的何首乌,并采收了大量的种子。
张怀祥介绍,何首乌种植效益好,风险小成本很低,好管理,发展何首乌产业,是他多年来的愿望。有了种植何首乌经验的张怀祥,今年准备流转土地大干一场,努力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说干就干。从3月初起,张怀祥父子俩四处寻找肥沃、疏松、透气,适合何首乌生长的土地。由于悬鼓洲村与县城仅一河之隔,人多地少,大面积流转土地谈何容易?经过父子俩半个月的奔波,仅在本村流转到5亩土地,这与他当初想发展30亩何首乌的目标差距太大。
正在张怀祥一筹莫展之际,驻村包保干部杨胜利得知这一情况,主动帮他协调、处理土地流转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流转到合适的土地,他们先后5次往返悬鼓洲、魏沟、小漩及三台等村,最终在小漩村白果片区成功流转了25亩撂荒地,签订土地租赁合同。
此后,张怀祥请来人工进行土地整理、播种,到四月上旬25亩土地全部种上了何首乌。经过后期的精心管理,何首乌长势喜人。
张怀祥的30亩何首乌,土地流转和劳务用共花费了4万元余元,估计后期投入还得几万元。问起资金来源,张怀祥算了一笔账,仅2019年他种了4亩地的蔬菜,纯收入达到4万元,酿酒1000多斤,收入2万余元,各项政策性补贴2万元,加上养殖业和务工,全年收入超过12万元。
张怀祥说,虽然他于2018已申请脱贫,但党的各项惠农政策有增无减。今年,他要把精力放在种植业上,把30亩何首乌管理好,争取在发展何首乌产业上带个好头,来年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奔小康。
记者手记:曾经的贫困户,现成为村里的致富能人。勤劳肯干,敢为人先,成了潘口乡乃至全县何首乌种植第一人,65岁的张怀祥做到了。(向继华 党时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