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在教室上直播课,图像清晰,声音清楚,不像在家里上网课,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同时,对自制力较差的同学来说,还能进行监督和提醒。”6月2日,茂华中学九(10)班王某讲述在学校上直播课的感受。
怎么确保疫情防控和教学工作两不误,茂华中学召开诸葛亮会,共商学生复学后的教学方式方法问题,最后形成共识:复学后,将九年级每个班分为A、B两个小班(不超过25人)教学,即由15个大班变为30个小班,每班配备一名班主任助理。确定三种授课模式供老师们试用:一是在每节课40分钟里,老师先后在A、B班各讲20分钟,另外20分钟,学生或预习或练习。二是由小老师(学生)讲课,老师分别在A、B班巡查、指导、答疑。三是A、B班同步直播上课。
复学第一周,老师们上课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除了用第一、二种模式外,也有个别教师尝试用第三种模式。经了解,上课的老师们虽倾尽了洪荒之力,累得筋疲力尽,但普遍却感觉效果不佳。
经过调研,该校决定立即调整策略,统一采用第三种模式教学,为老师们减负。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在各教室原有的多媒体基础上,增添高清摄像头(带有拾音功能及无线耳麦)。信息处的老师连加几个夜班,迅速搭建起了30个高质量的同步直播教室,实现了A、B班同步直播上课。
通过课堂实时互动和及时监管,教师可以随时调整和优化教学进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老师们纷纷表示,这种授课模式既保证了疫情防控下的小班上课要求,又保证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真正实现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优化组合”。
(吴自国 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