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婶,我来看下你前两天逮的猪仔还好吧?还会吃吧?”“肯吃肯睡,好着呢!”近日,大 庙乡铁炉沟村 殷均华来到邻居李凤英家做 “售后服务”。
铁炉沟村位于鄂陕边陲,地处偏僻,但是在这样偏远的山沟里,村民们却能享受到“售后服务”“售后包赔”“分期付款”等“五星级”的购猪体验。这一切得感谢村里头脑灵光且为人仗义的“猪猪侠”——殷均华。
今年38岁的殷均华早年在外务工月入万元,也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但因父亲、妻子相继患癌,接连的变故不但涮干了家底,更拴住了他外出挣钱养家的手脚,一家的生活陷入了困顿。
2016年,在扶贫干部和村支两委的鼓励和支持下,殷均华决心在家乡创业。要脱贫选对产业很重要,一番思索后殷均华决定到宜昌找表弟学习养猪技术,有了表弟的倾囊相授,殷均华很快取得“真经”。回家后,他多方筹集了8万余元,改建猪舍、购置种猪,开始让他欢喜让他忧的猪倌生涯。
“买均华的猪娃儿有保障,这几年有猪肉吃,得亏他啦!”村民黄从福说起殷均华“售后包赔”的故事至今还竖大拇指。在农村买猪仔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过手以后买家风险自担。前年,听说殷均华家的猪仔有一个月的“售后包赔”期,黄从福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逮了两条,谁知道刚喂了半个月就夭折了一条,正在他犹豫要不要索赔时,得知消息的殷均华主动把购猪款退给了他。
殷均华退赔购猪款的事很快在大庙十里八村传开了,一时间前来购买猪仔的乡邻络绎不绝,殷均华的养猪产业也迎来甜蜜期。养殖场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存栏母猪32头,出售猪仔150条、生猪70余头,实现纯收入近15万元,当年顺利脱贫。
正当殷均华准备乘势而上时,一场突如其来猪瘟让他损失惨重。“一次损失了60多头大肥猪,现在都心疼啊!”回想起当时的惨状,殷均华心有余悸。殷均华忍痛配合防疫部门对存栏的生猪进行了扑杀和无害化处理。
惨痛的教训没有击倒倔强的殷均华,反而让他开始思危、思变、思进,他成了乡里畜牧站的常客,手机上也下载了很多养殖专业教程。如今,疫苗接种、防疫消杀、助产接生等专业养殖技术,殷均华都驾轻就熟,成了远近闻名的养殖“土专家”,并义务担任起全村家禽家畜的“家庭医生”。
作为群众公认的致富“能人”,殷均华今年又有“大手笔”,他一次流转了250亩土地发展烟叶,这段时间村里不少乡亲都在殷均华带领下忙着搞田间管护,每天挣90元工资,日清日结。
(章鹏 党时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