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今年雨水丰沛,日照时间充足,良好的气候条件加上专业的管理措施,为今年脆红李的丰收打下了基础。日前,记者在文峰乡脆红李种植基地看到,2100亩碧绿色的李子压弯了枝头,枝条上果实累累。
“这个脆红李我去年栽种了7、8亩地,有200多棵,去年开始挂果的有100多棵,总共摘了2000多斤,卖了8000多块钱。”文峰乡滚子岭村村民胡柳成笑着说。
今日的收获离不开昔日的辛苦耕耘,万事开头难。4年前,村民们对这一绿色致富产业的意见还非常大。
“当时这个脆红李引进来的时候,头一年看到它结的果子像苦梅子,当地老百姓把这果子摘了找村干部,说村干部胡搞,这野果子有啥用?不知道这个果子究竟贵在哪里。”文峰乡滚子岭村村民王太贵说。
村支两委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为了解决果农的后顾之忧,村支两委成立了青龙寨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全村111户村民签订了小水果产业建设管理协议书,累计种植脆红李600余亩,村上每年都请农技专家指导果农管护。村里印发了《小水果管护要点》、《滚子岭村小水果施肥需知》等宣传单页,并上门讲解种植技术。不仅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村支两委先后多次组织村民外出到宜昌学习脆红李种植技术,学习如何施肥、如何除虫、如何剪枝。技术有了保障,脆红李的收成自然就没问题。
“现在大点的脆红李树,可以摘一百多斤,按照目前的市场价一斤5块钱,一百多斤就是五百多块钱,这也是农民致富的一条好路子。”文峰乡滚子岭村村民王太贵开心地说。
在隔壁东钦村,这一致富产业同样极具吸引力。村里共有252户果农与村支两委签订协议,参与脆红李种植管护。产的好还得销的好,否则“金果果”就成了“烂果果”,东钦村在脆红李销售上就有一套特殊的方法。
东钦村成立了两个专业种植合作社,一个是神农脆红李种植合作社,一个是峪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同时订购了水果筛选机,确保线上订货,线下发货,让农户销售无后顾之忧。
栽下梧桐树,引来凤凰栖。近年来,文峰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临近城区和靠近十竹路的区位优势,在山场资源丰富的滚子岭、东钦等村先后成立多个小林果专业种植合作社,加快推进“一村一品”扶贫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昔日的“苦梅子”已经变身“摇钱树”,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梁 锦 周立勇)
文峰乡东钦村金湾千亩脆红李挂满枝头
香甜可口的脆红李蒙上了一层白霜,非常诱人
文峰乡滚子岭村村书记入户宣传水果养护知识
文峰乡东钦村村支两委成立专业种植合作社,通过网络进行脆红李售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