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坪乡大力弘扬服务企业群众“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把企业投资落地、复工复产、转型升级当做当务之急,不等不靠、主动出击,不断推动营商环境改善。
用“真心”呵护企业,让企业放下包袱轻装上阵。竹坪乡严格落实落细省委优化营商环境“30条”、省纪委监委服务保障企业发展“十条措施”和市纪委监委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乡纪委按照县纪委安排部署开展属地贴身监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对各职能部门办理涉企问题进行跟踪监督,切实扫除影响企业发展的“绊脚石”。
召开茶产业座谈会,紧紧围绕“战‘疫’战贫两手抓,服务企业促发展一个主题,倾听企业困难、群众诉求,收集企业意见建议,成立专题“医疗小组”,为企业“号脉珍病”,各村党支部通力配合企业,增加茶叶产量、提升品牌质量,通过展销会、云平台、“三乡工程”向外推销竹坪茶叶产品,将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用“真情”帮扶企业,为企业出谋划策排忧解难。楚茗源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是竹坪乡本土的唯一一家茶叶“规上”企业。受疫情影响,茶苗补栽时间较以往晚了两个月。了解到企业复工复产困难后,陈家河村党支部主动召集茶农召开现场会,宣传当前政策,免除茶农后顾之忧,乡党委主动联系县科协,送技下乡,对茶园管理中需要注意事项和技术要点进行了现场讲授,使得茶苗补栽、茶园追肥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用“真招”支持企业,严格落实相关政策。要想突破传统茶叶加工市场的瓶颈,必须要走产品研发路线,乡党委在深入一线走访调研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中,了解到楚茗源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想要研发高端红茶、黑茶技艺,但又约束于现有茶叶加工车间面积小、交通不便的局限性,在征求负责人的意见,有新建茶叶加工车间的意愿后,立即行动,主动联系县农业农村局、县国土局,争取相关政策、办理土地使用许可,并投资60余万新建产业桥一座,联合周家湾村党支部征地及流转土地7余亩,截止到目前新建面积近2000余平米的茶叶加工车间已基本完工,后期乡党委将提供“保姆式”服务,确保尽快投入生产。
受疫情影响,茶农增收有困难、茶企资金周转遇难题该怎么办?竹坪乡党委联合村级市场主体,主动联系县乡农村商业银行,简化办事流程,争取相关政策,严格落实到位。疫情期间,竹坪乡农商行为40余户企业、合作社及茶农,累计延期及放贷资金1800余万,其中企业用于资金周转100余万。(张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