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近年来,我县多措并举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项目,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实施25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项目累计投入21338万元,落实财政奖补8000万元,5个村被省财政厅授予美丽乡村典型示范村。
建立试点村辅导期制度。辅导期制度是指列入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备选村在正式入选为试点村之前,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两委”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和组织能力,强化村民自治管理,完善民主议事机制,激发村民建设自己美丽家园的热情等各种建设前的准备活动。
坚持民主议事原则。通过民主议事、公开公示等形式确定美丽乡村试点村建设项目、筹资筹劳方案,将美丽乡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和评判权,直接交给村民,增强村民兴办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和迫切感,充分保证人民群众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人翁体地位,确保试点建设人人参与,试点成果人人共享。
科学规划试点村建设项目。立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依托自然地理条件,突出资源禀赋、地域特色、民俗文化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围绕健全基础设施、环境治理、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保护传统村落、村民认为迫切需要且直接受益的村级公益事业等编制项目。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先后出台了《竹山县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辅导期制度的通知》《竹山县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竞争立项办法》、美丽乡村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和项目管护等办法,切实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保障项目落实落地,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益。
扎实推进试点村各项改革。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增强试点村经济经营活力。大力实施道路通畅、安全饮水、精准扶贫、环境整治、文体娱乐等工程,推进危房改造,改善群众居住环境。
整合涉农资金及引导社会投入。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帮建、社会参与原则,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引导农民主建和社会资本投入,共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2020年,我县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由每年2个村增加到5个村,奖补资金每村奖补标准400万元。(李承前 柯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