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竹山县水能资源丰富,境内河流全部属汉江支流堵河水系,肩负着“一江清水永续北送”的光荣任务,堵河干流自西南向北贯穿中部,上游分西南两支流。西支流汇湾河,发源于陕西镇平,南支流官渡河,源出神龙架林区,两河于两河口汇合为堵河。堵河在竹山县境内的主要支流有:官渡河、泗河、县河、苦桃河、深河、北星河、洪坪河、霍河等。竹山县境内共有大小河流646条,承雨面积5平方公里以上的溪流共251条,总长3438公里,河网密度为0.6公里/平方公里。其中承雨面积在5-10平方公里的有132条,10-200平方公里的113条,200平方公里以上6条。这么多河流交汇堵河,流向汉江,最后在丹江口水库汇集,通过世纪调水工程输水到北京、天津、河南等北方省份。
但县内的这些河流哪些源自我县,跨县河流从哪里汇入竹山,每条河有多长,县内的水库面积有多大,这一直是大家心中的一个问号,也在日常工作中为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工作带来一定困扰,但随着我县河流水库划界确权工作的开展,县内的每条河、每座水利工程,都被一一赋予了“北斗”坐标,起始清晰,权责清楚,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
2018年,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河湖和水利工程划界确权工作方案>的通知》及《湖北省河湖及水利工程划界确权技术指南(送审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成立了竹山县河流水库划界确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水利和湖泊局,抽调水利、自规等部门相关工作人员,拉开了全县河流、水利工程确权划界的大幕。
为积极稳妥推进划界确权工作,我县出台了《竹山县河流水库划界确权工作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和技术规范规程,规定本次纳入划界确权任务的为:全县149条河流;66座水库;2个重点灌区(店坪灌区、中部灌区);和30个电站;其中:2座国有电站(凤凰堰、谭家河);28座私营及股份制水库电站;涉及全县9镇8乡,243个自然村,14个国营厂矿。
2019年6月通过政府公开采购招投标方式确定了2家划界工作技术服务单位,正式启动堵河、县河两条市级河流以及霍河水库、14座小(1)型水库的管理和保护范围划界工作;同年10月,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了4家划界工作技术服务单位,启动县域内147条市级以下河流、店坪灌区、中部灌区及45座小(2)型水库的划界工作;2020年10月启动县内24座中小型电站及深河水库的划界工作。每个标段分为14个小组,每小组2人,每标段分别投入车辆5辆、起飞重量7公斤以上、单次航时45分钟的中型测绘无人机4架,大疆精灵4(RTK版)7架,累计飞行约300个架次。共投入华测、中海达等GPS测量仪器14台,南方全站仪4台,外业测绘作业人员30余人,历时约16个月,完成河流、水库高清影像采集和现状地形、地物及水文数据和历史最高洪水位调查等实地调查测绘工作。外业完成后,内业技术人员每标段20余人利用EPS、Pix4D、AUTOCAD/CASS等专业图形处理软件,对外业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形成划界所需的工作底图。
我县境内河流分布零散,山高林密,河流蜿蜒曲折,河流汇入县内地点林木遮挡严重,航测作业很难选择合适的起降场地,外业航测效率严重受影响;且正射影像图形成后,河流被林木覆盖情况较严重,影响后期内业数据分析和成图;同时,许多市级以下河流不具备交通条件,高温天气时外业调查测绘人员仍只能穿着长袖长裤,穿梭在密林中。作业期间,徒步十几里,步行几小时,徒步穿越河流、密林只是家常便饭,还需携带水泥、砂以、施工和航拍工具。大量外业数据采集后,内业人员加班加点的进行分析处理,一遍不行就两遍,经软件处理的数据,后期还要结合实际调绘数据进行筛查和修正。
通过县水利和湖泊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两部门工作人员三年多的不懈努力,2021年12月26日,县内149条河流的河道管理范围划界和确权登记,64座水库划界确权工作(大(二)型2座霍河水库、龙背湾水库,中型水库两座谭家河水库、松树岭水库,小一型水库15座,小二型水库45座);县内28座水电站划界确权工作;2个灌区的划界确权工作(中部灌区、店坪灌区),全部完成并顺利通过验收,河湖及水利工程数据全部建设录入,明晰权属,赋予“北斗”坐标,为今后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强的信息化保障。(熊百杰 陆龙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