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日前,一则“竹山人购买直升机”的抖音火爆十堰人的朋友圈。按照视频上的地址,记者在竹山县擂鼓镇烟墩子村,证实了确实有人买了直升机并将直升机拉回到了竹山老家。
直升机价值不菲 这是主人三架直升机中的一架
在擂鼓镇烟墩子村一个叫高望滩的院落,一栋装饰格外豪华的四层别墅,与抖音上网友所拍下的房子十分相似。门前一架红白相间的直升机映入眼帘。
“这架飞机有14.2米长,3.5米高,最高可飞至4000米的高空中。”飞机的主人张韦豪向记者介绍。身材魁梧的张韦豪今年37岁,是土生土长擂鼓镇烟墩子村人。
“这架直升机是我三架直升机中的其中一架,还有两架分别是2座、6座的,这一架是4座的,落地到国内有600万元。”张韦豪介绍。
张韦豪说,停在院中的这架直升机为罗宾逊R44载人直升机,产自美国,除了飞机前排的主副驾驶外,后排可乘坐两名乘客。该飞机也是国外私人直升机的主流机型。“这架飞机在浙江、北京已经飞了两年了,这是头一次拉到竹山老家。”张韦豪介绍,本来飞机停在西北航空基地做保养,但因春节期间基地要做航空训练,不便存放。张韦豪花费8000多元,将这架直升机拉回了家。
“这架直升机确实很稀奇,我们都没见过,知道烟墩子村有人买了,专程来看看。”“这架直升机不知道能不能飞,我们也想坐上去感受一下。”让张韦豪没想到的是,拉回飞机本来是一件挺小的事儿,但路上被其他人看到后拍了视频传到网上。一时间,不少人专程赶来,只为亲眼看看飞机。
15岁外出务工 为了生计辗转于全国各地
时间回到2000年,刚刚15岁的张韦豪初中毕业,由于家境清贫,只能外出打工探寻出路。从擂鼓镇小山村一路打工到武汉,应聘了一家汽车配件厂,每天入不敷出的工资让他累得喘不过气。“每个月190元工资包吃住,我很多时候根本不敢买东西因为身上没钱,好不容易有点钱都想着给父亲寄回去供弟弟上学。”张韦豪回忆,2001年过年时,他打算从武汉回到竹山陪伴父亲过年,但因身上仅有300元,而回家的车票需要150元,他咬了咬牙买了一张票后,剩下的150元回到家交给父亲买年货。等到过完年,自己再想去武汉,才想起来自己没有钱买票了,父亲便从平日种地卖粮食换来的150元给了张韦豪,让他买票返汉。
然而,在张韦豪坐上车的那一瞬间,父亲又将一张被攥得皱巴巴的20元钱从车窗扔给自己,并说这20元让他去武汉后可以买点吃的补补身体。“那一瞬间,17岁的我当时坐在车上就开始哭,那一刻我是真感觉自己长大了。”他说。在回武汉的路上,张韦豪哭了一路,全然不顾其他人异样的目光。
到武汉后,他毅然辞掉了190元月工资的工作,想找一个工资待遇更高的工作。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由于无学历没技能,张韦豪先后在武汉、杭州、天津等公司应聘保安、门童、装修工、钢筋工、群众演员……每换一份工作,张韦豪的月工资也略有起伏,但仍不过千元。
销售钢材赚到第一桶金 投身新能源再创财富
那时的他正是情窦初开的时候,但不少女孩都觉得他太穷,不愿意跟他在一起。面对一次次的失败,张韦豪没有气馁,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拼搏,生活总会充满阳光。
2008年,23岁的张韦豪决心前往机会更多的北上广闯一闯。来到首都北京张韦豪首先应聘到一家房地产公司发传单,后又找到了一份钢铁销售的工作,工资按照销售绩效而定。不少同事选择安逸度日时,张韦豪则选择努力拼搏。为了结识更多钢材供货商和需求方,他连续几个月几乎天天都在绿皮火车上过夜。“因为没有钱,想攒钱,在绿皮火车上不用出住宿费,我就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跑业务。”张韦豪回忆说。几个月的时间里,他结识了不少业内人士,同时也掌握了大量资源,仅获取到的钢铁贸易商名片便有几千张,成为当时公司里最勤快的销售之一,待遇也渐渐有所提高。
这一年,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需要大量的钢材,张韦豪在销售钢材中抓住了机遇,赚到了300多万元,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在尝到甜头后,张韦豪意识到,自己应该去闯荡更大的市场。于是,他果断从单位辞职成立了一个钢铁贸易公司,并招了一批有经验的销售员,一年后成立自己的轧钢厂。“在全国钢铁价格涨势迅猛的大环境下,我的钢铁贸易公司做得风生水起。”张韦豪的钢铁生意越做越大。
2014年,偶然的一次机会,张韦豪又接触到了新能源,虽然那时国内新能源产业正处于低谷,技术也不成熟,但张韦豪却敏锐地嗅到了其中的商机,他认为新能源一定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于是,张韦豪果断从之前的钢铁贸易转产到新能源开发,很快占领了市场先机,并产生了巨大的效益。
2017年起,新能源技术逐步应用到了各个领域,而此时的张韦豪早已赚得盆满钵满。后来大型企业也纷纷加入,这给包括张韦豪在内的一大批新能源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购买3架直升机拆卸研究结构 他计划在国内开首个直升机5S店
偶然的一次机会,张韦豪了解到2017年美国的飞行员有20万名,通用机场有2万个,而中国的通用机场和飞行员数量与国际相比,还有巨大空间,这时,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的脑海中浮现——造直升机。
造直升机,这个想法从一个初中学历的农村人的嘴中冒出,是多么的可笑。然而,张韦豪却将这个梦想逐步变成了现实。
2018年,当时仅有32岁的张韦豪花了20万元在浙江宁波考了直升机驾照,并注册成立了自己的航空公司。但是飞机毕竟是大物件,没有造飞机的技术,他就用公司的30%股份作为代价,从国外引进了一批2003年就开始研究制造飞机的团队,但没有飞机的实物,也还是事倍功半。
“那时候国内没有能自主制造直升机的公司,都是从国外引进的部件组装而成。”张韦豪说。2020年3月,他购买了自己的首架直升机,之后他又从美国购买了两架飞机。买回来后,除了用于飞行外,他让团队把飞机拆解,研究每一个部件的组成和运行原理。
据张韦豪介绍,现在国内买飞机需要进出口公司在国外买完后再托运回来,交关税、购置税等高额费用后才可以运进国内,而这无疑让很多想买飞机的人望而却步。经过不断的技术攻关,张韦豪的公司已经造出了两座运动类直升机,目前正在办理适航许可等手续,等待飞机合法销售、飞行。
“我们打算于今年年底在成都建成国内首家直升机5S店,让大家可以来店内了解直升机构造,试乘、购买直升机。跟现在的汽车4S店一样。”张韦豪自信地说,“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将来直升飞机会进入寻常百姓家。”
心系家乡发展 要将家乡打造成“直升机品牌地”
除了在外发展外,张韦豪也心系家乡建设。他主动出钱为村内换上了光伏路灯,并在2020年疫情时托人在村内挨家挨户发放物资。“我在外地发展离不开家乡人民的支持,我的家里人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所以我每年过年无论多忙都一定会回到竹山,陪伴家人并将国内外的一些新鲜事儿、好吃的好玩的带给他们。”张韦豪介绍。
而对于家乡的发展,张韦豪也有着自己的打算。“我初步有一个构想,就是在我们烟墩子村前面建一个航空科普实验基地,让中小学生能够来到这里研学,让对直升机感兴趣的人能够体验。”他说,将来会在家乡建设停机棚、机库,将这里打造成“直升机品牌地”,不久后一定要让飞机在家乡上空飞翔,从空中俯瞰家乡美景。
(文/周仑 方建华 图/刘成臣)
延伸阅读
直升机购买和使用费用高昂,飞行需要审批。
购买一架民用直升机需要多少费用?据专业人士介绍,从购买直升机,到走完办理相关证件、支付托管费等程序,一架最便宜的直升机到手也要200万元以上。而且,想要开直升机还要考驾照。以轻型运动直升机为例,培训费用一般在15万元,大约接受50个小时的培训才能拿到驾照。制约普通人购买直升机的另一大因素是通航资源不足。据了解,目前国内航图、机场、服务站资源均不足,导致私人飞机市场始终不大。此外,国内没有健全的通航飞行网络,加上航空管制的限制,即便买了私人直升机,也只能在指定区域内飞行;即便在指定区域内,私人直升机也并非想飞就飞。“如果今天想飞,就要提前一天报备飞行计划,然后当天在起飞、飞行和降落时都要向塔台联络报告。”十堰武当山机场工作人员说。另据十堰武当山机场工作人员介绍,拿下直升机飞行驾照一般要20万元左右,每小时飞行费用约3000多元,加上直升机保养、停机坪、机库、机棚、航空用油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算下来的话,目前国内一架小型直升机的购买、使用成本直逼1000万元。
购买直升机需要多部门审批
按照规定,购买直升机还需要经过多部门的审批。在国内购买私人直升机,是有严格管理程序的,尤其需要注意购买的直升机是否具有中国适航证,如果没有适航证,是不能在我国空域起飞的。
“如果是在十堰买直升机,需要向空军部门报备,经过审批后,再到十堰武当山机场、十堰市民用航空管理局办理手续,还需要办理如无线电台执照、飞行执照等,就跟办理汽车驾照一样。”十堰武当山机场工作人员表示。此外,私人购买直升机还需要办理国籍登记证。如果从事经营性活动,还需要成立企业,因为私人不能驾驶直升机从事经营性活动。私人购买直升机后,还需要办理地面第三者责任保险,用以分担风险。还有一些更加详细的审批条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