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
县司法局:擦亮法治底色 助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再升级
发布时间: 2022-03-19 16:25 来源:竹山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张成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今日竹山网消息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拥有法治化营商环境,就拥有竞争优势。近年来,竹山县司法局着力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立足法律服务资源优势,多措并举,努力让法治成为竹山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

搭平台建网络,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覆盖。在县级,全力整合公证、法律援助、律师、司法鉴定、人民调解、仲裁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建成竹山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提供“窗口化、综合性、一站式”基本公共法律服务模式,让人民群众只进一个大厅就能获得“全业务”便捷法律服务。在乡镇,依托乡镇司法所在便民服务大厅成立乡镇公共法律服务站17个,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纠纷调解等“常日制”“坐诊”服务。在村(社区),利用一村一辅警务室设立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室244个,推行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提供“预约式”“定期制”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服务。在园区,设立法律业务“四合一”工作室3个(即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法律援助联络站、律师服务联络点),为企业提供“法治体检”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形成覆盖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式,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了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法律服务。

注重便捷高效,打造“互联网+”探索“一站式”法律服务。一方面实现“互联网+”24小时法律服务模式。在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12348热线”,在“今日竹山网”县级官方网站开设与“中国法律服务网”对接窗口。在“法治竹山”微信公众号开通24小时法律服务即时问答咨询服务功能,同时,在县政务服务中心配置24小时不打烊“无人律所”一体机1台,在宝丰卫浴产业园、通济沟工业园、宝丰镇社会治理中心配置“无人律所”壁挂机3台,为进规入园企业赠送“企业法务助手”平板电脑12台。另一方面致力于“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目标。制定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等工作规章,明确受理申请、解答咨询、登记归档、投诉处理等工作制度,采取“窗口统一受理、后台分别办理、结果及时反馈”运作模式,实现从咨询答疑到解决问题“一站式”服务。2021年,“12348热线”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712人次,引导申请法律援助、办理公证、司法鉴定等410人次;实体平台接待法律咨询5122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03件,调处矛盾纠纷2359件,化解群体性、重大信访案件48起,最大程度减少信访上访案件,群众“信访不信法”的观念逐步转变。

科学统筹协调,法治政府建设迈上新台阶。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竹山县以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为抓手,不断深化政府职能改革。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清、减、降”专项行动,废止规范性文件4件,发挥法律顾问参谋作用。县政府聘请4名律师作为常年法律顾问,审查政府合同55件,参与政府涉法事务协调41件次。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开辟“行政执法监督”专栏,用于行政执法单位执法事前事中事后的公示。

法治宣传全覆盖,厚植法治社会建设氛围。竹山县全力打造“办事情靠制度不靠人情,解决问题靠法治不靠关系”的良好社会环境。一是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建立党政主要领导法治建设实绩档案,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和党政主要负责人年度述法制度。二是夯实普法责任制。组织全县执业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和法律专业人才深入开展“法律六进”(进机关、进乡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网络)。为国家公职人员、中小微企业、学校、群众等开展法律培训、提供法律咨询、解决法律问题。三是建强法治文化阵地。先后建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个,省级法治文化示范村4个,各类法治文化阵地250个。(柳炳全 曾丽)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