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竹山县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发布。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竹山怎么干?一图带你速览。
优化营商环境竹山怎么干?
▽
我县坚持以持续提升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开放环境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系统集成为根本动力,以市场主体评价和群众感受为第一标准,擦亮竹山“办事不求人”营商环境“金字招牌”,大力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走深走实,努力把竹山建成审批事项最少、投资环境最优、办事效率最快、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最高的营商环境标杆县。
持续深化商事领域改革
让经营更便利
1.持续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水平
█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减少审批事项,扩大取消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的事项范围。
█全面推广“一业一证”探索"一证多址”,开展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和准入准营一次承诺即入制试点。
█全面推广“两品一械”审批便利化,推行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和准入准营一次承诺即入机制。
2.优化用电用水用气服务
█完善红线外零收费费用分摊机制和财政补贴机制,持续推进水气管线建设工作。
█完善帮办代办服务,持续推进智慧燃气、智慧水务建设。
█建立“阳光业扩”制度,实现全县用电报装容量160千瓦及以下的小微企业用电报装“零投资”。
█持续提高办电效率,10千伏及以下用户申请用电报装,由供电企业一窗受理,实现最多跑一次。
3.优化招标投标管理
█持续深入推进“评定分离”改革,大力推广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投标领域改革经验。
█减少工程建设领域涉企保证金。
█在招投标领域全面应用电子营业执照,实现“一网通投”。
4.完善政府采购工作机制
█免收政府采购投标保证金、采购文件工本费。
█对于满足政府采购约定支付条件的,收到发票至付款时间压减至10日,将政府采购投诉案件处理时间压减至25日内。
5.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实施中小微企业融资信用培植工程,帮助20家以上中小微企业实现正常融资或达到融资条件。
█执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不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以内的监管容忍度标准。
6.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
█积极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地区,新增一批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优势企业。
█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落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奖补资金,持续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较上年增加20%。
7.强化人才资源汇聚
█落实“武当人才卡”“楚才卡”制度,为高层次人才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推进“大学生返乡创业计划”,打通人才流动渠道,吸引更多外地大学生回竹就业创新创业。
█培优做强一批创业孵化基地,重点围绕“56513”产业体系,加快实施技能强县行动,更好支持服务企业发展和用工需求。
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功能
让办事更高效
8.加快政务服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推进县、乡镇、村(社区)便民服务场所事项实现100%入驻并采用综合窗口模式提供服务。
█加快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省内通办”,扩大“跨省通办”范围,实现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推动网上审批由电脑端向手机端延伸,深化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自助终端向乡镇延伸等便民服务。
█加快对接完善十堰市智慧城市大脑,实现“一网统管”。
9.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
█推动建立“三办三不出”服务体系,在村(社区)居民、企业中深入推广“帮代办、网上办、上门办”工作模式,实现“特殊群体办事不出家门、村民办事不出村、市场主体办事不出乡镇”。
█健全完善县、乡(镇)、村(社区)三级“一网通办”帮代办服务制度,推动“线上人工帮办”覆盖100个高频事项。
10.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深入推进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实现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比例100%。
█全面推进“多测合一”,优化整合验收、不动产登记等阶段测绘事项。
█全面推广新增工业用地项目“拿地即开工”五证同发审批模式。
█推行新建项目“交房即交证”,实现开发企业在向业主交房时,不动产登记机构即向业主发放不动产权证书。
█继续深化在工业园区建设项目实行“容缺办理”。
11.优化登记财产制度
█深化“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根据“高效办成一件事”的要求,上线二手房过户业务,逐步实现所有高频登记业务全部“网上办”。
█加强不动产登记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协同服务,探索推进在银行等金融机构办理抵押登记时提供电子申请表、电子合同、电子签名。
█完善不动产登记信息网上查询功能,实现线上、线下自助查询更便利。
12.优化纳税服务
█将纳税次数压减至5次、纳税时间压减至90小时以内。
█深化税费缴纳环节改革,拓展“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将发票“非接触式”领用比例提升至85%以上。
█按规定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
█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
█全面推行增值税电子发票,实现增值税发票电子化率100%。
13.推行政策兑现集成服务
█对符合条件的涉企资金政策100%“免申即享”。
█简化申报手续,加快实现一次申报、全程网办、快速兑现。
持续规范涉企执法司法行为
让监管更公平
14.构建全周期闭环信用监管
█依法依规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公共信用信息纳入范围、失信约束措施。
█探索推进政府和平台企业、征信机构合作监管模式。
█健全信用修复机制,对符合条件的100%修复。
█开展“新官不理旧账”等政府失信行为专项督查。
15.大力实施审慎、规范、公正监管
█探索将市场主体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处罚、免强制清单范围扩展至各执法领域,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督促引导市场主体依法依规经营。
█适当拓展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范围,及时修订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对同一对象“综合查一次”。
█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无证明城市”创建。
16.加大司法保护和服务力度
█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优化整合,持续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进企业,深化“法治体检”活动,加强对中小微企业法律服务工作力度。
█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工作,建立健全涉案企业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加强对企业报警求助做到有警必接、有案必受、立案必查。
17.提升“立审执”质效
█严格执行立案登记制,重大涉企案件当场登记立案,建立完善中小投资者诉讼绿色通道。
█进一步深化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推进案件轻重分离、快慢分道。
█加强数字化应用,实现营业执照、司法判决、公证书、婚姻登记、车辆等信息共享,提高财产查控强制执行效率。
18.优化破产重整机制
█积极探索“执转破”,实现破产债权争议诉讼每件收费100元。
█完善破产管理人选任机制和考核制度,实行管理人分级管理。
█建立破产案件财产处置联动机制,提高财产处置效率。
█对重整、和解企业的欠贷、纳税信用、惩戒等不良征信信息及时采取措施修复信用。
持续提升对外开放服务水平
让循环更畅通
19.提升跨境贸易通关便利化服务水平
█持续推进跨部门联合工作机制落实见效,帮助重点外贸企业协调解决实际问题。
█落实外经贸发展促进政策,降低企业跨境贸易制度性交易成本。
20.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优化外资企业服务机制,畅通外商投诉反馈渠道,协调解决外资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帮助外资企业办理行政许可审批服务,多渠道多角度向企业精准推送最新便利化通关政策。
█全面推广“两步申报+提前申报”“两步申报+汇总征税”功能应用,实现改革政策叠加效应,助力企业高效通关。
█简化外资项目核准手续,所有备案的外资项目一律实行告知性备案管理。
21.建设开放型经济新平台
█培育供应链物流、快递和电商物流、“互联网+货运物流”等新模式,扶持物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推动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加快完善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努力将竹山打造成鄂西北区域性物流中心。
█指导外综服中心运用“楚贸通”平台,扩大服务属地企业覆盖面,帮助提供资质代办、仓储物流、货代船代、结汇退税、融资等跨境贸易全流程服务。
█提升城市交通服务水平,完善城市路网体系,推动智慧绿色交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