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3月30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我县创优“办事不求人”营商环境品牌在发布会上受到省领导点名表扬,竹山也获评2021年度全省营商环境明显改善的县(市、区)。前不久,在湖北省通报的2021年全省99个县市区营商环境评价排名中,竹山从2020年92位前进到44位,荣获全省“优秀等次”。可以说,营商环境已成为竹山“综合比较优势”的有力注脚。
竹山“综合比较优势”的秘诀是什么?靠的是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的坚定决心,靠的是对“审批事项最少、投资环境最优、办事效率最快、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最高”的执着追求,靠的是各部门对“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开放包容的市场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的坚决落实。
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
营商环境好不好,政务服务提升是关键,市场主体感受最直接。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竹山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办事不求人”品牌,通过优化流程再造,推进“线下一窗通办”到“线上一网通办”,为市场主体办事减负提速。36个县级部门1632项服务事项(含水电气)进驻政务服务中心,170大项便民事项开通跨部门综合窗口,实现了“一门、一窗、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中心建立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化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区,身份证、户口本、营业执照等51本高频电子证照“免提交”,“减材料”总数3238个,省内通办、跨省通办事项办理达1000余项,县内32个高频服务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办理。
营造开放包容的市场环境
民之所望,政施所向。针对市场主体的“痛点”“难点”“堵点”,竹山县出台了20条“优化环境”专项行动措施,梳理公开《“办事不求人”服务事项清单》1605项、《“办事求人”易发事项“负面清单”》24项。落实“免申即享”政策,梳理近3年来各类涉企政策文件,提炼干货政策236条,兑现企业进规、科技创新、就业稳岗等“免申即享”政策3000多万元。实行“容缺审批”制度,以容缺直办、容缺后补、容缺现办的方式,对工业园区的项目受理、审核进行流程再造,将办理建筑许可由原来的55项材料缩减至21项。
塑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法治是营商环境的核心和保障。2021年,全县受理涉企行政复议26件、审结22件,未发生一起因不服行政复议决定被法院撤销或确认违法。处理行政应诉案件40件,已审结34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96.6%,胜诉率达82.4%。建立《首次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罚清单》,对50类轻微违法实行首违不罚,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性审慎监管、柔性监管。组建法治体检团队,为县内中小企业开展法治体检50余次,帮助企业解答法律咨询、防范法律风险、解决法律纠纷;常态化开展政务失信专项治理,结清拖欠民营中小微企业的无分歧账款2286.2万元。全年审执结涉企案件1841件,为企业实现债权1.5亿元,为加快推动竹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涉企司法案件经济影响评”改革试点获选全省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名单。
环境好,则人才进、资金聚、企业兴、产业旺。今年一季度,全县新签约项目29个,总投资277.4亿元,项目开工187个,投资总额564.53亿元,新入库项40个、投资总额40亿元。新增市场主体4808户,新培育“四上”工业企业31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家,限上商贸企业18家,限上服务业企业2家,为实现县域经济“开局良好、复元打平、再续精彩”奠定了坚实基础。 (鲍龙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