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您分享的文章题目是:
听闻,竹山官渡驴头峡内发现了东晋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于是今年,我与几位朋友一道,前去一睹武陵源的风采。
大家分坐几辆车,在明媚的阳光下顺堵河一路向南。堵河水急,山险路弯,穿过田家、官渡移民新镇,一路美景目不暇接。两个小时后,我们来到驴头峡对面的山嘴,仰看对岸的驴头山峰,恢宏的“驴头”甩耳昂首直冲蓝天,山顶是绿色的灌木丛林,山下是深蓝的松树岭电站蓄水。
我们与当地人联系好后弃车登舟,木制小船稳稳地载着大家向通往桃花源的峡口划去。
不身临其岸,很难发现耸立的石峰后面还有幽深的峡谷。绕过石峰,完整的崖壁显现出窄窄的一道缝隙,小舟直插裂缝向里缓移。
初入小峡,迎面清风如酥,山涛低回。再往里,两边青色石壁对挤,舟行其中,宛如木楔力挤石壁,大家在崖缝间如在极深井底中,时而感到寂寥,时而风声鹤唳。再高处,两壁多生奇草怪藤,抬头仰望一线的蓝天上,山鹰如叶若隐若现,缕缕光柱斜射潭中,潭底鳞闪蟹忙,各色卵石斑驳剔透。峡里寒气袭人,头顶山泉滴落,人人发湿衣润,四处“叮咚”之声不绝,同舟人眉头紧锁,万念求安,幽深的瘆境中,入深渊方知地厚,临绝境才觉友贵。大家挽手敛笑聚神,有的惊愕张望,有的仰视恍然。“扑楞楞”惊飞弯处滩鸥,满舟人拍胸惊叫。崖顶野麂悠绵吟叫,凄怆飘渺……大家从心底里赞叹古时武陵打鱼人的胆量和勇气,更觉南阳刘子骥慕名而来扫兴而归的无奈。溪水渐浅,我们被迫弃舟涉水,历经半天辛苦,豁然开朗的“世外桃源”接纳了我们。
桃花源果真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屋舍俨然”,山外桃花芳菲尽,桃源桃花始盛开。满眼的桃花、菜花肆意烂漫,耳旁蜜蜂嗡嗡,周围百鸟合唱。随行人不顾事先约束,竞相奔往“美池桑竹”之所,不一会,犬吠之声渐起。
这是典型的巴山农家居宅,庭前石铺地面苔藓斑驳,周围藤萝掩映,成片的葛花远望似一团紫色烟岚,自崖上漂流房顶后凝聚,已浓得化不开了。鸡叫声此起彼伏,东边母鸡“咕咕”,几十只小鸡“唧唧”竞相前往,西边多事的老公鸡昂首顾盼,哪管陌生人“入侵”其领地。
“花褪残红青杏小,暮春桃源桃花俏,净土寻你千百度,情困女子乐逍遥……”甜甜的赞词悦耳异常,寻声望去,庭院右侧的打谷场旁有一堆行囊,一妙龄女子坐在硕大滑润的黛釉石上仰望杏树触景生情,正有滋有味地杜撰着,她曲腿昂首,情致妩媚,一身浅绿的牛仔装把她那娇美的体态勾勒得如同玉女,人坐石上如在镜中,周围美妙的景色谐调陪衬,好一幅美轮美奂的石镜素女画卷。我被这美妙的景致陶醉了,呆痴得不知所以。
“旺旺!”一只花狗坐在那女子面前摇尾招呼。远处的古树下,一位大嫂背着背篓站在那里朝那女子笑,大嫂也欣赏到了这幅古朴与现代交融的素女画卷,又见那女子坐在石上,如痴如醉,便蓄意取笑道:“妹子,久坐石上贪凉,‘因小失大’啊!”那女子一愣,抬眼见一大嫂俏笑着看她,忙收腿起身离开“石镜”,她们四目相对,四颊绯红,她弯下身子放下背篓,指着背篓里紫微微的葛花说:“我在后山打葛花已看你好久,好美的妹子,真像画里一样,到家都是客,我姓陈,名叫彩云,走,进屋聊吧。”


感谢您的收听。如果您喜欢,请在微信公众号文章下方点击在看、留言,并转发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您可以下载“云上竹山APP”在视听栏目中收听,还可以在竹山人民广播电台调频(FM)99.1兆赫节目中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作者:
朗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