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市新闻
绿染城乡千山秀——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堰生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综述
发布时间: 2022-10-08 11:10 来源:秦楚网 编辑:贺荣靖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市民在风景如画的神定河畔休闲健身。记者 全正 摄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记者 纪枫波 实习生 张梦 付杉 报道:

金秋,丹江口水库碧波万顷,如同一面巨大的明镜,镶嵌在秦巴大山之中。

在丹江口水库大坝上游的胡家岭水质自动监测站,监测数据显示:高锰酸盐指数1.67毫克/升,氨氮0.10毫克/升,总磷0.022毫克/升。监测数据表明,库区水质达Ⅱ类以上标准。

不远处,一根粗大的水管埋入水下,另一侧连通灌装车间,那是农夫山泉的取水口。“有点甜”的矿泉水,成就了这家公司“大自然搬运工”的美名。

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纯调水区,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堰找准生态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克难奋进,转型升级,成果丰硕。

铁腕防治污染守护碧水蓝天

清晨,位于十堰城区西部的犟河,垂柳依依,蜂蝶蹁跹,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水鸟飞掠而过。

“真没想到,40年后的今天,我的小孙女也能像我儿时一样,在犟河边散步游玩。”9月13日下午5时许,杨志金领着刚放学的小孙女来到犟河边散步。

杨志金是张湾区花果街道花园新村社区放马坪居民理事会会长,打小住在犟河边,见证了60多年来犟河的变迁。

上世纪60年代初,犟河水质清澈见底,河里鱼虾成群。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犟河两岸工厂高楼林立,但河里的鱼虾越来越少了,到2011年水质成了劣Ⅴ类。

2011年,我市汇入丹江口水库的河流中,犟河、剑河、神定河、泗河、官山河等5条河流水质不达标。

坚决守护好“中华大水缸”,10年来,全市上下始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

大力实施绿满十堰、蓝天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打造优良的生态系统。全面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体系,明确各级河长共2811名,河长巡河实现常态化。

累计投资30多亿元,大力实施截污、清污、减污、控污、治污、管污等六大工程,建设生态河道130公里,建成清污分流管网1600多公里。强力推进汉江“十年禁捕”,清理网箱18.2万只,6400多艘三无船舶全部分类处置,1578个村庄完成环境综合整治。如今,入选首批“中国好水”的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保持或优于Ⅱ类标准,剑河水质达到Ⅱ类,犟河、官山河、泗河水质达到Ⅲ类,神定河流域水质达到IV类。

同时,探索建立第三方污染治理模式、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等制度,颁布《十堰市生态文明建设条例》《十堰市中心城区山体保护条例》等地方法规,为环境保护提供制度保障。通过科学化治水、精准化治气、专业化治土、智慧化监管,十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先后荣获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

天蓝水净、山青地绿、人城共美、和谐宜居,已成为十堰城市本色。

优化人居环境推动绿色发展

“大家看仔细了,这里是世界茶叶生长的‘北极’,茶叶高香、生态有机……”蒋春莉一手拿着手机,一手将村里产的茶叶展示在镜头前。

蒋春莉是郧西县涧池乡下营村知名网红。她在村电商扶贫中心建立了12人的直播团队,利用网络推介大山深处的绿色产品。目前,下营村已开设网店500多家,电商年销售收入超2亿元。

从躬耕垄亩,到网红致富,下营村脱贫模式的变化,代表着十堰发展方式的转变。

靠山吃山。

在竹山县,60%的农户致富与茶叶有关;丹江口市均县镇关门岩村,渔民有序“洗脚上岸”,发展柑橘和乡村游,实现“水里有鱼、坡上有橘、家中有客”;郧阳区茶店镇樱桃沟村,将上世纪60年代的房屋改造成“60居”,不开山、不填沟、不毁林,小到院子围墙、大到房子结构,都融入山村环境,旖旎风光得以重现,高端民宿远近闻名……

十年来,我市深入实施“61”产业强农计划,全市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600万亩,六大重点特色产业综合产值均达100亿元以上。以武当山为龙头发展全域旅游,2021年全市游客接待量86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90亿元。

靠水吃水。

近年来,我市将水产业作为重要产业加以培植。农夫山泉、华彬等矿泉水企业入驻十堰,做起大自然的“搬运工”,木瓜饮料、武当醋业等衍生产业集群应运而生。

记者日前在位于丹江口经济开发区的富锶山泉天然水(丹江口)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看到,智能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一条生产线24小时满负荷生产,可以达到48万瓶的产量。落户丹江口仅一年,该企业年产能就达10万吨。

近年来,在北冰洋、润京水业、富锶山泉纷纷落户丹江口的同时,本土企业也纷纷借“水”转型。

在武当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进行厂区的升级改造。下个月投产达产后,这里每年可以生产1000吨素酒干浆饮料。

“有武当文化加持,有优质水源托底,我们的素酒还未上市,就已经收到不少订单。”武当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肖成信心满满,“我们正在筹划的二期建设年产能将达到3000吨,产值10至12亿元。”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当前,全市上下正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省委赋予我市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目标定位,全面拓宽“两山”转化实践路径,为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作出积极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一周热门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