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为切实做好夏季青少年防溺水工作,连日来,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工作理念,全面谋划,提前预防,全力筑牢防溺水“安全网”。
该所坚持以宣促防,联合教育部门通过“平安课堂”,先后对辖区19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展“珍爱生命、严防溺水”为主题的教育宣传活动,介绍防溺水的安全措施、注意事项、应急处理等安全知识,并通过发生在身边溺水死亡的真实案例,教育学生们牢记私自下水嬉戏的危害,增强学生自我防范意识,将防溺水宣传带进家庭、融入日常,引导学生远离危险。截止目前,已到学校上各类“平安课堂”22场次,并获得师生的一致好评;通过网络平台、新闻媒体、传统宣传等方式加大防溺水宣传力度,要求各学校在校园内外悬挂防溺水的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海报。或在校园LED显示屏上频繁播放防溺水宣传标语、典型案例等内容。在家长群里转发有关防溺水宣传文案。充分发挥村社干部和网格员、平安义警、一村一警的作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加强安全教育;同时进村入户宣,将溺水隐患纳入“找堵防”主要工作内容中,以警务室为单位,组织社区民警对辖区16个村社区,普遍开展以“暑期防溺水、安全不放假”为主题的“大家访、大宣传”活动,加强青少年儿童法定监护人的安全责任宣传,将未成年人的监护责任告知到每一位监护人,让每一位监护人都知道自己的义务和防范重点,切实担负起监护责任。
该所坚持以治筑防,组织社区民警对辖区内所有露天、可能造成溺水事件的沟、塘、河、渠、水库进行排查梳理。同时,对排查出的所有可能造成溺水的沟、塘、河、渠、水库的明显位置设立“禁止游泳”标识;对原有标识被杂草等遮挡的要进行清理;对原有标识损坏的要进行修善。现共计排查沟、塘、河、渠、水库30处,其中未设立警示标志10处,已督促相关部门立即予以整改;落实分级管理。由各警务室统计分析辖区近两年内溺水警情,将发生过溺水事件的水域列为红色监管区域,会同各村社区切实做好相关防护措施,设置警示牌同时开展高频巡查;对未发生溺水事件但未采取防护措施的开放水域列为黄色,督促各乡镇设置相关防护设备并定期开展巡查工作;对于未发生溺水事件且有业主单位管理的水库、鱼塘等列为绿色,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理念,落实主体责任,加强日常各项安全措施的检查指导;同时常态跟踪督改,组织各社区民、辅警发动并联合各村驻村辅警、平安义警、网格员,常态化开展“回头看”活动。特别是针对宣传教育、安全设施、隐患排查、工作机制等方面工作落实情况开展经常性的督促检查,督促相关单位、水域权属主体及时完善整改,切实加强水域管理和预防溺水措施,确保安全防范无盲区、无死角。
该所坚持以勤补防,强化联防联动。根据辖区实际涉水情况细化划分警务网格,发动村居(社区)干部、驻村辅警、平安义警等社会力量,借助微信群这一信息化公众平台,发挥微信群的图文发送、共享定位等功能,强化水域隐患排查,畅通问题反馈渠道,及时开展隐患整改。常态化开展水域巡查,图文报送水域周边实时状况,开展定点定时“打卡”。快速联动处置溺水警情,准确掌握报警人位置,及时出警救援。科普防溺水安全知识,直观传递警方安全提示和便民预警信息;专门警力在午后、傍晚等重点时段加强重点水域的巡逻,并通过线上视频监控与线下巡查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对游泳、戏水等不安全行为及时进行劝阻。截止日前,各村社区共组建60余人的巡防小组;目前城关堵河沿线已安装救生设施200套,红外感应语音提示器12套,防溺水警示牌200块,在重点河段安装防护网600米,出警车辆均配备救生衣、绳索等救生设备。定期开展溺水救援演练,培养群众的突发情况救援能力和自救能力。强化与民政、医疗机构等单位联系,提前做好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准备,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即时赶到现场施救。以派出所为单位,整合各村(社区)力量,形成合力,提前做好处置溺水事故预案,开展溺水救援演练,进一步完善事故应急处置机制,织牢青少年防溺水安全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