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风采
爱党爱国爱我军 戎马半生写忠诚 ——写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
发布时间: 2024-10-08 08:34 来源:竹山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王锐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75年风雨兼程爬坡过坎,75年砥砺奋进初心如磐。

75载勇立潮头追梦向远,75载春华秋实盛世空前。

2024年10月1日——是14亿扬眉吐气地中国人怀着无比激动和崇敬的心情,共同庆祝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华诞的光辉节日。

这是一个充满荣耀与辉煌的时刻,一个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铭记和歌颂的时刻!

75年来,虽然我们的国家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但是,中华民族的坚韧和稳固的国防堡垒为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使我们的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谱写了国泰民安的壮丽篇章。

此时此刻,置身这个祖国繁荣昌盛、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伟大国家,作为一名有着34年党龄的老党员和戎马半生的退役军官,我为自己能够成为一名“爱党爱国爱我军”的“亲历者”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

(一)

20世纪60年代末,我出生于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的一个偏僻农村的贫困家庭。自从懂事和上学后,每每读到、听到“为了新中国的建立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无数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故事,总是情不自禁热泪盈眶、激情澎湃,对党的敬仰、信赖和爱戴之情油然而生。尤其是《毛泽东选集》中“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这个著名论断,和伟大领袖毛主席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开国大典”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历史画面,在我幼小的心底播下了信仰的种子。50多载人生旅程,一路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感受国家日益强大,耳闻目睹国防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对党和国家、部队那种天然的亲切感、特殊的信赖感,早已植入骨髓、融入血脉。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祖国南疆边陲硝烟弥漫。1986年11月,冬季征兵工作开始后,年仅18岁的我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挑选,被湖北省竹山县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批准入伍。于是,我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献身国防的赤子之心,带着亲人嘱托和美好愿望,参军入伍来到地处中越边境、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广西边防“法卡山英雄营”所在部队。在这里,我完全被英雄的法卡山将士们为祖国、为人民“甘愿吃亏、乐于吃苦,勇于献身”的法卡山精神所感染,决心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用青春和热血投身国防,捍卫祖国的尊严和领土完整……

(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边防部队基层连队的3年时间里,作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群体代表之一,我自觉以全国“战斗英雄”李作成、法卡山“战斗英雄”梁天惠和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为标杆,立志热爱国防,保卫边疆,认真完成军事训练、战备执勤、政治学习等每一项工作任务。

1989年初,火热多彩的军营生活,加上对军旅、对人生深切透彻的感悟,使当兵已近3年的我不由自主地拿起了存放已久的纸和笔,决心把南疆卫士们“吃亏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感人事迹记录下来,宣传出去。从此,白天,我坚持沉到连队采访;晚上,不是整理报道素材,就是赶写新闻稿件,每天工作时间大都在14个小时以上,加班加点到凌晨一、两点钟是常有的事。

同时,我主动申请与上级新闻报道骨干一起冒着生命危险前往中越边境法卡山、友谊关、金鸡山等前沿阵地、哨所,采访、写作出《情系法卡山》《法卡山变成花果山》《今日“法卡山英雄营”战旗更鲜红》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受到连队官兵好评和上级首长肯定。鉴于我“为加强国防建设,保卫祖国南疆作出了优异成绩”,法卡山守备部队政治部分别于1987年9月和1990年12月两次授予我为“优秀法卡山战士”。

1990年12月底,在我服从部队和国防建设需要超期服役1年之际,终于迎来了我永远难忘的一天。经过本人申请、黄泽江和岑章兴两位青年军官介绍,从连队上调团机关政治处新闻报道组不到一年的我,经团政治处党支部批准,光荣加入党组织。当我举起右拳,面对鲜红党旗庄严宣读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时候,我的内心激动万分,感慨之情溢于言表。我深知,共产党员面对鲜红的党旗郑重宣誓,便意味着作出了坚定信仰共产主义的政治抉择,作出了将自己的一切交给党和国家、部队的庄严承诺。这样一个人生的重要时刻,理应深深铭记。为此,我在当天的日记里郑重的给自己写下了“用心用情用力用功  爱党爱军爱国爱民”的入党誓言。

从那时起,我对党和国家、国防的信仰就牢固地凝结在了胸前那枚熠熠生辉的党徽上。“进了党的门,就是党的人”,“一辈子爱部队爱人民,永远爱国防爱国家”成为我心中钢铁一般的信念。因此,我时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和入党誓言,始终将初心融入血脉,把使命扛在肩头,努力做到平时看得出来、危急关头站得出来、关键时刻豁得出来。

(三)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1991年冬,我服完3年法定的兵役义务后,已经超期服役2年。正当我准备退伍回老家发展之际,部队首长找我谈话,希望我留队改转志愿兵,继续为部队的新闻事业做贡献。在个人利益和国防建设的天平上,我毫不犹豫将感情的砝码加在了国防建设这一边……

1992年金秋,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武委会的机关刊物——《广西武装》杂志社在边防部队挑选两名编辑,我有幸从众多的候选人中脱颖而出,顺利调入杂志社担任编辑、记者。在那里,我在高标准干好编辑工作的同时,坚持挤出时间深入边防部队和人武战线调查采访,挖掘国防战线上的各类先进典型。

1993年10月初,我得知广西南宁军分区教导队通信教员倪效武的妻子韩素云为了支持丈夫献身国防事业,含辛茹苦十一年如一日,上悉心服侍80多岁的奶奶、护理体弱多病的公婆,下照料丈夫的弟妹和耕种12亩责任田,由于长期劳累,不幸患上人称“新癌症”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症的情况后,当即意识到这是一个值得大力宣扬的重大典型。于是,我约同时任广西边防某部政治处干事的曹丽心和广西军区政治部宣传处新闻干事的王明金一起全面调查采访韩素云爱国拥军的感人事迹,并加班加点主笔写出了第一篇详细介绍韩素云那催人泪下的经历和披露她因经济拮据而面临困境的新闻通讯——《心的呼唤,爱的奉献》。

稿件写好后,我先后寄给了军内外的几家新闻媒体,但都是石沉大海——无回音。但我并没有就此放弃。同年11月底,我又在原稿的基础上加入了“军嫂”爱心献国防、我为“军嫂”献爱心的内容,反复修改后寄给了《羊城晚报》。稿件在当年12月30日的《羊城晚报》“社会广场”专版头条位置发表后,很快在广州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广州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专家袁浩教授立即被韩素云热爱祖国、热爱国防、无私奉献的事迹深深地感动,凌晨3点提笔给院领导写了一份要求优惠救治韩素云的报告。很快,医院领导作出了免费救治韩素云的决定。

随后,为使更多的人们了解“好军嫂”韩素云的事迹,向她伸出援助之手,我又先后与《广西日报》《人民日报社驻广西记者站等新闻单位的同行联系,推出了《爱的颂歌》《一个军嫂的故事》《南国救军嫂》等一批在军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的稿件,将韩素云的感人事迹迅速通过《羊城晚报》《广西日报》《战士报》《解放军报》《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传播到军内外,从而使“好军嫂” 韩素云在军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怀和帮助下获得新生,为“好军嫂”韩素云这一先进典型得到中共中央宣传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及全国妇联领导的充分肯定并推向全国作出了突出贡献。为此,广西军区司令部为我荣记二等功1次;广州军区政治部授予我“青年岗位成才之星”称号。

(四)

1995年初,我在曾经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广西百色革命老区采访时,得知百色军分区急需年轻有为的新闻报道骨干的情况后,深感百色军分区虽然艰苦偏远,但百色是邓小平同志领导百色起义的地方,是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地区特色鲜明,加上百色军分区管辖的有边防部队,有不少新闻“富矿”,是年轻人干事创业的好地方……于是,经过再三考虑,我毅然向组织申请,自愿从广西首府南宁市的广西军区司令部机关调到百色军分区工作。

在百色革命老区,我一干就是4年。其间,我走遍了军分区下属的所有一线连队、哨所、阵地和雷场及武装部,先后参与了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广西军区授予“以劳养武扶贫帮困的模范人民武装部”荣誉称号的田阳县人武部、被广州军区授予“尊干爱兵模范连”荣誉称号的边防某部十连和“排雷英雄”黄岳飞、全国“扶贫状元”莫文珍、“全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十佳人物”韦世英等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典型的宣传报道。我也因此先后被上级选拔到广州军区新闻报道骨干培训班和桂林陆军学院学习深造,被广州军区政治部破格提拔为副连级军官,担任百色军分区政治部新闻干事……

(五)

1999年9月,已经先后1次荣立二等功、5次荣立三等功的我,再一次服从部队工作需要,离开妻子和刚满1岁的女儿,从广西军区千里迢迢来到广州军区政治部《政治指导员》杂志社工作。

在这里,为了确保《政治指导员》杂志“全国名优期刊、全军精品期刊”这面“金字招牌”不倒,我以“把工作当事业干”为信条,一干就是16年,从普通编辑、记者一步步走上采访部主任、编辑部主任、副主编、主编岗位。为此,我先后被广州军区政治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机关干部”,并于2013年光荣走上全军“首届解放军出版奖优秀出版人物奖”的领奖台……

光阴荏苒。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015年的时候,戎马半生的我,在迎来自己军旅生涯30个年头的同时,自觉服从国防建设和军改大局,毅然脱下军装,解甲归田,投身地方经济建设“第二战场”……

(六)

时光如流水,岁月如歌谣。

一朝军旅情,一身骨头硬。

成为党的人,毕生写忠诚。

退役不褪色,永远爱家国。

如今,我参加革命工作已经38年,加入党组织已经34年。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初心。从青丝到白发,从广西到广东,从农村到城市,从部队到地方,从解放军到公务员,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无论前路如何变幻,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和退役军官,我将牢记初心使命,永葆军人本色,奋力干事创业,永远做一名有益于党、有益于军队、有益于国家、有益于国防、有益于人民的人,努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借此机会,真诚祝福伟大祖国:

人民豪迈,山河无恙!勇毅前行,再谱华章!(周德国

(作者系广州市越秀区市场监管局“小个专”党委办公室主任)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