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堵河两岸
竹山擦鞋匠老胡有“新家”了
发布时间: 2024-01-11 10:53 来源:竹山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芳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这些年,竹山县城发生了许多变化。黑色的油路铺满长街,沿街的店铺日新月异,路边的花草树木也是更换了一批又一批,但似乎只有“老胡”的身影一直未曾变化。

 

老胡在人民路临街拐角处擦鞋已有23年

 

常年生活在县城的市民对他都有些印象:个子不高,留着小平头,一条腿残疾,鞋子擦得好,说话声音洪亮,见人总是一脸笑,来往行人有的找他擦鞋,有的路过驻足和他唠唠嗑儿,都亲切地称他“老胡”……

 

乐观的老胡见人总是一脸笑容

 

新年伊始,“老胡”的生活也发生了新变化。2024年1月9日这一天,“老胡”说他将永远记得。因为这一天,他告别了风吹日晒的露天摊,搬进了温馨舒适的“爱心驿站”。

 

老胡搬进新家

 

“老胡”名叫胡学晏,今年53岁,楼台乡楼台村人。1998年,他在河北某铁矿务工时,因为意外事故导致左腿高位截肢。“那时候老大才两岁半,媳妇在老家种庄稼,家里一下子像是塌天了……”向记者讲述往事时,胡学晏的笑容扬在脸上,眼里却闪烁着泪光。

看着妻子辛苦操劳,不仅要照顾年幼的孩子,还要照料生活不便的他,胡学晏暗下决心重拾信心,努力锻炼自理能力,调整好心态再次出发。

2001年正月,春节刚过,胡学晏就拖着残疾的身体来到县城租房,他决定到街上摆摊擦鞋。“这种可以在凳子上坐一整天、动作也不需要太大的工作似乎更适合自己一些。”于是,一支拐杖、一把靠背椅、一个木制小踏板、再加上一个工具箱,30岁的胡学晏开始了自己的新工作。小小的一个身影,在人潮涌动中落坐,这一坐,便是23年。

 

老胡在“新家”给顾客擦鞋

 

“最开始在老大桥头擦鞋,后来听了一个老顾客的建议,搬到了这里。”每天天未亮,胡学晏就拄着拐杖背着东西,步行到县财政局门口摆摊擦鞋。

擦鞋时,胡学晏先用质地柔软的布料擦去浮土,再用刷子把皮革缝隙里的尘土刷干净。

“过节前和下雨后生意好些,有时一天能挣百把块钱。媳妇现在也在城里擦鞋,三个孩子都很听话……”胡学晏一边忙着给顾客擦鞋,一边和记者交谈。

两只鞋子、五道工序、六分钟、三元钱,这次体验依然让市民徐少华感到非常满意。“这么多年习惯了找他擦鞋,有一次他没出摊儿,我还找到他家里去了。待人热情,干活认真,而且这多年也不涨价……”徐少华告诉记者。

“以前遇到刮风下雨或者寒冬腊月,冻得直哆嗦,经常感冒吃药,现在坐在这里面,我真的像是在做梦!这简直就是我的家!感觉很满足!”搬进“爱心驿站”的胡学晏,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老顾客们纷纷来“新家”支持老胡的生意

 

记者走访竹山县残联、县财政局、县城管执法局等部门了解到,前不久,结合竹山县“奋斗者驿站”建设,几家单位商议,在该县财政局临街的转角处建个爱心驿站,为“老胡”解难的同时,也给更多户外劳动者提供一个歇脚的地方。

驿站由竹山县残联牵头建设,县财政局为驿站运行提供水电等保障。驿站内配备有充电器、椅子、烧水壶、水杯等物品,驿站外还设有展架,放置残疾人政策、法律知识宣传折页和文学刊物等,供广大市民翻阅了解。

驿站面积不大,但环境温馨,暖意融融,成为竹山县人民路上一道鲜亮的风景线,更是广大户外工作者遮风避雨和休息放松的“港湾”。

“出来擦鞋有个‘安乐窝’,晚上放工回去小区里亮堂堂,感觉现在的生活太幸福了……”胡学晏说,虽然身体有缺陷,但自己会不停奋斗,也将更好地服务好大家,为社会多出一点力。(董谦 李永芳 陈芳 宋刚)

 

一审:陈芳

二审:卢波

三审:董谦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