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资讯
及时做好春茶采摘后病虫防控
发布时间: 2025-04-29 11:59 来源:竹山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卢波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我县春茶采摘已渐入尾声,各类茶叶害虫陆续羽化出土,如遇适温高湿,病虫害将会蔓延发生。据县植保技术人员在竹坪、宝丰等地的茶园调查,茶小绿叶蝉、茶尺蠖、茶盲蝽等茶叶病虫害已有发生,总体发生程度为中等偏轻,局部中等或中等偏重发生。各茶叶经营主体及茶叶生产企业要抓住病虫害发生关键时期适时开展科学防控,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和专业化统防统治,选用高效、低毒农药,确保我县茶叶生产实现高产、高效、绿色。

一、发生情况

1.茶小绿叶蝉:该虫是我县茶树最主要的虫害之一,以成、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导致芽叶卷曲、红点、萎缩,影响茶叶品质。在我县一年发生 9 代,越冬成虫于每年 4 月气温升至 10℃以上时开始活动取食并逐渐产卵繁殖。一年中常于 5 月中下旬至 7 月上中旬及 9 至 10 月形成两次虫口高峰期,危害夏茶和秋茶。据调查,目前我县茶小绿叶蝉若、成虫 10 头/百网百丛,最高 18 头/百网百丛。

2.茶尺蠖:1 年发生 4-5 代,是我县茶园重要食叶类害虫之一,有间隙暴发现象。茶尺蠖四、五龄幼虫期为暴食期,第一代幼虫为害盛期集中在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据调查,目前茶尺蠖虫园率 33%,1-2 龄低龄幼虫 7 头/百网百丛,最高 36 头/百网百丛。

3.茶绿盲蝽:1 年发生 6-7 代,以刺吸式口器刺入茶树的芽叶等部位,导致叶片出现许多不规则的褐色斑点或孔洞,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据调查,目前虫园率 100%,若、成虫 85 头/百网百丛,最高 124 头/百网百丛。

二、防治意见与建议:

(一)农业防治。加强茶园管理,及时清理病叶,防止病菌传播;增施有机肥,配合施用磷钾肥,结合修剪、疏枝,中耕除草,改善茶园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抑制茶叶主要病虫害的发生。

(二)物理防治。深耕灭蛹,利用成虫落地假死性进行人工捕杀;分批勤采,必要时强采,通过采摘带走低龄若虫或大量虫卵,降低虫口密度的同时恶化食源,控制种群密度。在茶园应用频振式(风吸式)杀虫灯,利用成虫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成虫;悬挂涂有化学信息素的红黄色粘虫板进行诱杀成虫,红黄板以高于茶丛高度进行悬挂诱杀;安装性诱捕器进行性信息素诱杀成虫。

(三)生物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次数,保护自然天敌,达到自然控制的效果。使用生物农药或植物源农药:①茶小绿叶蝉可以用苦参碱、除虫菊素、白僵菌、印楝素、鱼藤酮水剂等生物农药或植物源性药剂喷雾防治;②茶尺蠖可用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印楝素等喷雾防治;③茶绿盲蝽可选用鱼藤酮或白僵菌稀释液进行防治。

(四)化学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尽量少用化学农药防治,只有达到防治指标和使用其他防治方法无法控制时才考虑使用化学农药防治,且只能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具体防治方法如下:①茶小绿叶蝉,百叶有成、若虫 6 头以上的茶园可亩用 25%的吡蚜酮30 克防治,或在若虫高峰前用 15%茚虫威乳油 2500-3000 倍液或 24%虫螨腈 1500-1800 倍液防治。②茶尺蠖,当茶尺蠖每平方米虫量达 7 头时,在幼虫低龄期可亩用 2.5%溴氰菊酯乳油进行防治。③绿盲蝽,当每平方米茶园内绿盲蝽成虫或若虫数量达到 5-10 头时,可用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 2.5%溴氰菊酯乳油等进行防治。

(五)注意事项。茶叶病虫害化学防治须选用登记在茶叶上的高效低毒药剂,具体使用剂量、使用方法、使用次数、安全间隔期及注意事项须仔细阅读农药产品标签和产品说明书。公益提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政府主导、属地负责、分类管理、科技支撑、绿色防控。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