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竹山
听竹山故事
我们为您分享一个故事
留一段记忆
亲爱的听众朋友大家好
今天为您分享的文章题目是:
家乡美食——豆腐乳
作者:唐虎
我的家乡地处秦巴山腹地,古时因境内山清水秀茂林修竹,故称竹山,这里气候温润,饮食文化受川、渝、陕地域影响,口味偏向于辣和咸,经过岁月的沉淀孕育出别具一格的风味美食:懒豆腐、合碗席、粉蒸肉、腊猪蹄、豆腐乳都是一道道承载着故乡记忆的佳肴。
豆腐乳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美食,也是每家每户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冬至时节,豆腐乳的制作便成为每家每户的传统习俗。制作豆腐乳,一定要挑选老豆腐,水煮去腥,改刀切成两厘米左右的方块,摊晾在竹制的簸箕上,置于阴凉通风处。豆腐在时光的润泽下,表面逐渐长出一层白色绒毛,像是披上了一层薄纱,这层白色绒毛是大自然的馈赠,是豆腐发酵的见证,也是制作豆腐乳的关键所在。豆腐乳的制作看似简单,实则考验着制作者的专注与细心,将发酵好的豆腐用白酒轻轻擦拭,去除表面的霉菌,再裹上用干辣椒面、花椒、胡椒、食盐等调料混合而成的“红色盛装”,放入玻璃坛中加入调制好的红油密封。坛中的世界,是豆腐与调料的对话,是自然与匠心的交融。一个月后,打开坛盖,一股麻辣鲜香扑面而来,令人垂涎欲滴,豆腐乳的外层包裹着浓郁的麻辣味道,从内至外散发着咸鲜的香气,仿佛在舌尖上演绎了一场美妙的交响曲。
万能的豆腐乳搭配白粥,更是堪称绝配,清晨,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粥,几块豆腐乳,便能唤醒人们沉睡的味蕾,带来一天的活力。它与鱼腥草搭配也是一绝,春天一到百花齐放,鱼腥草悄悄地从泥土里钻出来,人们把豆腐乳捣碎加香油、香醋调味拌入鱼腥草,不论是吃米饭还是面条那叫一个香。还有豆腐乳蒸蛋,腐乳油麦菜,腐乳炖豆腐,腐乳红烧肉等等,据说能和豆腐乳搭配的菜就多达上百种呢!
豆腐乳是美食更是一种舌尖上的记忆,外婆做的豆腐乳口感醇厚绵软,辣度咸味合适可以说是色、香、味俱全,我们都喜欢吃,现在就算是她的“亲传弟子”我妈,也很难复刻那原汁原味的豆腐乳了,如今,依旧很怀念外婆亲手为我们制作的豆腐乳的味道,可是,斯人已逝,只有怀念,怀念外婆不辞辛劳,对我们百般疼爱。这个独特的味道已成为一种记忆,一份念想。
豆腐乳香辣味美,从营养学的角度而言,豆腐乳的制作过程中经过了霉菌的发酵,蛋白质含量达15%~20%,与肉类相当,同时含有丰富的钙质,通过发酵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更高,维生素含量更加丰富,因为微生物分解了豆类中的植酸,使得大豆中原本吸收率很低的铁、锌等矿物质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是真正的健康美食。
别看这不起眼的豆腐乳,早在明朝嘉靖年间就一度漂洋过海走出国门,被称为“东方奶酪”,它那独特的风味,也让外国友人领略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随着时间的推移,豆腐乳的制作工艺也在不断演变,但其核心的魅力——是那股让人回味无穷的香辣与鲜美,始终未变。它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文化的传承。每当品尝到那熟悉的味道,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仿佛家乡的山水就在眼前,外婆的爱和家乡的温暖就在身边。
(注:本文图片均由AI生成)
感谢您的收听。如果您喜欢,请在微信公众号文章下方点击在看、留言,并转发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您可以下载“云上竹山APP”在视听栏目中收听,还可以在竹山综合广播调频(FM)96.8兆赫节目中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作者:
唐虎,中共党员,竹山县融媒体中心驻溢水镇陈家铺村第一书记,爱好摄影、运动、垂钓。
朗读者:
夏甜甜,竹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听竹山》栏目,投稿要求1000字左右散文或30行左右的诗歌,投稿至今日竹山网在线投稿,并请在标题前注明“听竹山”。本节目文章属作者原创作品,如有侵权,作者自行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