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6月14日,潘口乡龙王沟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出菇棚内,湖北民心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的袋栽毛木耳,头茬耳正迎来采摘高峰,几名工人在忙着采摘叶片舒展、厚实肥大的毛木耳。公司技术负责人耿玉民和科技特派员熊飞在大棚内仔细查看毛木耳的生长情况。
“这个季节棚内温度湿度较高,不适合香菇等低温型食用菌生长,但喜温喜湿的毛木耳却长得又快又好,就是小虫子比较多,有没有好的防治办法?”看到棚内有不少小虫子飞舞耿玉民问道。熊飞在观察一会儿后回答:“这种高温高湿环境,虽然对毛木耳生长有利,但对菇蚊等虫害发生也特别有利。别看这种虫子很小,却很容易爆发成灾,数量大时不仅影响毛木耳的生长,还会影响毛木耳产量和品质。为避免用药,可以尝试采用挂杀虫黄板的方法进行防治。”随后,熊飞拿出几张随身带来的黄板,讲解了黄板的使用方法,叮嘱其注意事项:“一要高度合适,正插在虫子活动的位置;二要密度合适,插得太密了浪费,太稀了起不到应有效果;三要及时更换,黄板上粘满虫子后,就要另换一批新的。消灭了飞舞的成虫,危害毛木耳的幼虫数量就会大大减少。”此外,熊飞还就加宽菌墙距离,改善棚内通风,避免棚内渍水,尽量成批采摘等综合防控措施,以及采摘的关键技术要点,为工人们进行了现场讲解和演示,帮助企业规避生产风险,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
耿玉民说,这批新鲜采摘的毛木耳,经过标准化清洗、切丝、干制后,将严格按每袋500克规格进行包装,主要销往马来西亚等海外市场。“科技特派员经常来为我们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对我们的帮助很大。通过科学管理、绿色防控,我们的毛木耳不仅产量高,而且品相好、无农残,完全符合出口标准,深受客户信赖。”目前出口订单持续增长,价格稳定在每公斤32元左右(约合每斤16元),产品供不应求,有效带动了基地增效和农民增收。
科技特派员在关键农时提供精准、高效的技术服务,不仅解决了企业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更通过推广绿色防控、标准化生产等先进技术,为竹山县特色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市场竞争力提升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王驾驭 方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