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教师节前夕,九月的晨光洒满深河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门口来了位特殊的客人——一位怀抱两面锦旗的老人,坚持要找该校的冯峰校长和原九一班班主任陈晓娟老师。
细细问来,原来老人是刚刚从该校毕业并以全县前6名的成绩考入郧阳中学的小杰同学的奶奶。当冯校长和陈老师闻讯赶来时,雷奶奶紧紧握住她们的手,连声道:“冯校长、陈老师,谢谢学校,谢谢陈老师,是你们让孩子变得自信、优秀,让我们做家长的,看到了孩子的未来,让我们一家看到了希望!”随后,她郑重展开锦旗,金色的“师恩深似海,桃李满天下”8个大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接过锦旗,陈老师不由自主想起三年前第一次见小杰和雷奶奶时的情景。那时的小杰瘦小的个头,弱不禁风,也不太爱与他人交流。当时雷奶奶握着她的手反复说“陈老师,麻烦您多费心,孩子爸爸妈妈都在外务工,只有过年才会回来……。”言语间,希望陈老师对小杰严格要求,语气里藏着说不尽的焦虑。
入班以后,陈晓娟老师和她的任课老师团队就注意上了小杰,为小杰建起了“成长档案”。在小杰的档案里,除了成绩记录,还写着“喜欢安静,不爱表现自己”,“做作业马虎大意,喜欢错一些非常简单的题目”,“需耐心引导,需要鼓励,需要被肯定……”
小杰不太爱与人交流,学校举行文体艺术节时,需推选2名学生主持人。陈老师在班会上推荐了小杰,并鼓励他大胆尝试。一周后,小杰主持的文体艺术节活动受到全校师生的高度赞扬!那个周五放学回家,小杰第一次主动说“陈老师再见了!”眼里闪着光。
“听小杰奶奶说,最近放双休,小杰总躲在房间玩手机到深夜。”23年冬,陈老师收到了小杰爸爸私信。为了不影响小杰的学习,陈老师以朋友的身份悄悄的和小杰聊了起来,委婉的建议他和奶奶一起制定了“手机使用公约”,还推荐了几本适合亲子共读的书。一个月后,雷奶奶兴奋地告诉陈老师:“现在他抱着书看的时间比看手机还长!”2024年全县亲子阅读大赛上,祖孙俩合作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段,一举夺得一等奖。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团队协作的勋章。”面对感谢,陈晓娟老师红了眼眶。“数学陈老师每天给小杰开“小灶”,语文朱老师帮他练文言文,班主任团队每周都研讨帮扶方案……”在深河乡九年一贯制学校,这样的“教师成长共同体”共有12个。今年九年级68名毕业生中,3人考入省级重点高中,19人被竹山一中录取,创造了学校历史最好成绩。
“办有温度的教育,育有梦想的孩子。”冯峰校长望着教学楼墙上的校训,语气愈发的坚定起来。近年来,该校通过“成长档案、家校共育、结对帮扶”等举措,已帮助200余名留守儿童实现品格与成绩的双重提升。
离校前,雷奶奶执意要和陈老师、冯校长合影,镜头里,她紧紧攥着锦旗一角,笑容灿烂。这个教师节,冯校长和他的老师们收获了最厚重的“礼物”——一份浓浓的信任,和一颗因教育而温暖的初心。(陈兴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