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9月28日,全市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现场会在竹山县召开,市政府副市长朱云慧,副秘书长刘专,市卫健委主任潘云峰,市医疗保障局局长吕红均,竹山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丽媛,副县长刘丽,各县(市、区)副县(区)长、卫健和医保局局长、医共体总院院长参加会议。
会前实地观摩了竹山县医共体县人民医院审方中心和远程会诊中心、医共体中医医院共享中药房及慢病管理中心,深入了解竹山县在区域智能审方、中医药服务、慢病管理、信息化建设及医疗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实践与成效。
竹山县作为国家级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先行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作为“一把手”工程推进,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动,建立覆盖县乡村三级的“1+4+N”紧密型医共体,明确县乡功能定位和差异化发展路径,推进人员统管、财务统控、绩效联动、业务同质、资源共享、药械统配的“六统一”管理,推行“减员增效”与“强化保障”优化人员结构,严控人力成本。主动适应医保规则,建立与医保支付相适应的分级诊疗病种目录,全面加强成本核算,严控不合理支出,规范诊疗行为控费降费。通过医保总额预付,定岗定工作量、绩效分配向一线倾斜等方式,实现资源集约利用、服务同质高效,县域就诊率达91%以上,医疗总费用同比下降5.53%,县域医疗服务水平和群众就医获得感显著提升。
王丽媛在致辞中表示,将认真落实市委部署,持续深化改革,努力打造运行高效、服务优质、群众认可的医共体样板,为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朱云慧在讲话中充分肯定竹山经验,坚持“外学三明、内学竹山、因地制宜、奋勇争先”,指出会议“及时、精准、有效”,强调各地要真重视、抓关键、强责任,把医共体建设作为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抓实抓细。潘云峰在主持中提出医共体建设的“四阶段”演进路径,把紧密型医共体各阶段工作深入推进。
各县(市、区)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以竹山为样板,持续在体制机制改革、基层能力提升、信息化支撑、分级诊疗体系、医防融合等方面深化推进,为全市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曾静 储成群 范学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