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资讯
“荆楚四季村晚”2025年湖北省秋季“村晚”(桃花源街区)基层示范展示活动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 2025-10-04 16:25 来源:竹山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曾静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今日竹山网消息  10月3日晚,桃花源街区女娲广场依旧人气爆棚,继前一晚首演惊艳亮相后,原创音舞诗画剧《遇见竹山》在“荆楚四季村晚”秋季示范展示活动中再度开演,演出再度收获满场好评。竹山桃花街区年初被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列入“荆楚四季村晚”省级基层示范点名单。湖北省群众艺术馆组织团队实地采风,为竹山量身定制音舞诗画剧,除竹山高腔剧团外,发动招引社会群众积极参与排演,富有竹山特色、乡土特质的节目耳目一新,让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与众不同。

当晚,不少观众提前到场,或携亲友重温剧情,或首次等候开场。演出依旧以“序+四幕+尾声”的完整结构展开,序《女娲补天》讲述女娲炼石救世的远古传奇;第一幕“上庸远古风”以《巫舞祈福》《庸王点兵》《竹酒壮行》展现了上庸古国气度与家国情怀;第二幕“梦寻桃花源”展现了大美竹山的生态之美;第三幕“茂林传薪火”彰显了竹山的劳动传承与人间烟火;第四幕“热血铸丰碑”歌颂了竹山英烈舍生取义的壮举;尾声《遇见竹山》则串联起竹山的千年历史、自然美景与未来图景。作为秋晚展示现场,竹山县突出“桃源深处、山水欢歌”主题,在第三幕中把堵河剪纸、绿松石雕刻、合碗席及婚俗融入节目,让整场晚会增强祥和幸福的味道。《遇见竹山》主题曲和村歌《又见桃花源》响起,将四幕融为一体,悠扬入胜,令人向往。

尽管是在重演,但所有台上演员们的表演依旧零折扣,没有基本功甚至是零功底的都把最美的姿态展示给观众:每一个动作精准利落,每一段唱腔饱含情感,将竹山千年文化元素鲜活传递。这是竹山本土的原创,由竹山人自己演绎的精典。

“昨晚看了首演,今天特意带爸妈再来,他们比我还喜欢,尤其是《合碗席·婚礼》,好像看到了老家的场景。”市民李焕说。

“重演能保持和首演一样的水准,甚至细节更流畅,可见演员们的用心,这剧绝对能成为竹山文化的好名片。”市民易成真说。

演出现场,不少外地游客被氛围吸引驻足,即便初闻竹山故事,也被历史厚重与生活温度打动。

“今天来到湖北竹山欣赏到这个原创的遇见竹山舞蹈剧非常开心,我非常高兴能够来到竹山来到这里听歌感到清新和宁静竹山的青山绿水,竹山的人文非常的好,民风非常的淳朴。”河南游客王冬冬说。

据悉,该剧首演后口碑速传,观众主动咨询重演信息,当晚到场人数与首演持平。两场火热演出,既印证该剧的文化魅力,更显观众对竹山本土文化的热爱。通过“村晚+”,让非遗文化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体现了文化精彩、多业融合、拉动消费的融合。竹山的秋晚,既向国庆敬礼,又让群众登台,让我们看到国泰民安的盛景。

“这部剧从剧本打磨到舞台呈现,始终锚定‘竹山千年文脉’核心,把女娲补天、上庸古国、堵河生活这些本土人熟悉、外地人好奇的文化符号,用音舞诗画的形式具象化,就是想让观众‘看得见历史、摸得到烟火、感受得到竹山温度’。只有这样的剧,才能登上“荆楚四季村晚”,我们竹山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我们一定能行。”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周舟说。

作为该剧总导演,熊小林表示,《遇见竹山》从筹备到首演仅一个多月,排演过程很艰苦,除高腔剧团10余名专业演员外,其余七八十名演员均为本土群众,其中还有零基础的孩子,他们从动作学起、从唱腔练起,每一步都充满挑战。我们希望竹山县不仅为了一场剧,而要通过“跟着演艺去旅行”,让文化的魅力展示无限的风采,让更多的朋友来竹山,领略这里的山水欢歌、看到人民的幸福。继续加大排演,走出去,展示竹山。

“但是我今天被演员感动到了,被竹山的观众感动到了,我希望通过这个剧宣传我们竹山,也宣传我们竹山的人,我们竹山的人用一句话,水好、山好、人更好,希望大家都到竹山来,看这场遇见竹山,当你遇见竹山的时候你一定会相信我说的,竹山是个好地方。”熊小林说。

两场演出圆满落幕,成为“荆楚四季村晚”竹山秋晚的主笔,《遇见竹山》成国庆假期竹山最亮眼的文化标签,更让竹山千年文脉在音舞诗画中焕发新生。(李健  周永彬)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