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经营权竞标在竹山县宝丰镇施洋路社区落下帷幕。老丰茂门面房经营权通过“湖北农村资产交易管理信息平台”公开竞标,经过6名竞标人多轮激烈角逐,最终以每年69.2万元租金中标,溢价率达11.6%,实现了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以往集体资产出租,总有人担心会不会有‘人情标’‘关系标’。”一位参与竞标的商户坦言,“但这次从报名开始就感觉特别规范透明,所有环节都在平台上公开进行,让人心里踏实。”这种“踏实感”的背后,是宝丰镇纪委全程“嵌入式”监督的有力保障。
作为规范集体“三资”管理的重要实践,该项目从资产登记、信息公示到线上竞价、签约鉴证,镇纪委均安排专人全程参与。登记阶段严格审核资产权属合规性,确保源头清晰;公示阶段核查公示渠道和时限,保障群众知情权;竞价过程实时监督平台操作,严防恶意串标、暗箱操作;签约环节仔细核对合同条款与竞标规则的一致性,确保集体权益不受损。所有监督环节均建立详细台账,真正做到“环节可追溯、问题可倒查”,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市场化运作盘活了闲置资产,而纪委监督守住了‘廉洁底线’。”中标者在签约后感慨道,“全程透明的监督让我们竞标更放心,后续我们将严格履行合同约定,开展诚信经营,主动接受社区群众和纪委的双重监督。”
施洋路社区主任禹东喜悦之情溢于言表:“69.2万元的年租金将直接壮大集体经济,为改善民生提供有力保障。更重要的是,纪委全程监督不仅杜绝了违规行为,还保护了干部—有监督在,我们开展工作更有底气,也为其他村提供了‘监督+交易’的可复制经验。”
据悉,为筑牢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廉政防线”,宝丰镇纪委主动靠前,深度参与农村集体资产监督体系建设。在制度层面,全程参与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产权流转交易的通知》,细化监督条款,明确“未按规定公示、未邀请监督参与的项目一律暂停”;在能力建设上,镇纪委联合镇财政所开展专题培训,组织143名村干部、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参与,重点讲解“如何配合纪委监督”“常见廉政风险点防控”等实务内容。(郭尔璇 柳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