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讯(十堰日报)通讯员刘声齐 夏行武报道:近年来,竹山县政协通过在委员中开展 “五个一”(每年撰写一件反映群众意愿的提案、报送一条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社情民意、至少参加一次视察调研等履职活动、为群众办一件较大的实事、为本单位本行业提一条合理化建议)活动,政协委员的身份由“二传手”变成了“主攻手”,角色和职责更加具体,真正参与了议大事、办大事。今年,该县209名政协委员围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提交提案212件,经审查立案的200件已全部办结,为群众办实事312件,向各界捐款110万元。
舆情畅通与否,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地方的民主与文明程度。官渡镇党委书记、镇长龚世华把政协委员比作社会的神经末梢与毛细血管:“不怕说,就怕憋着事不说。”
装机5万千瓦的松树岭电站给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效益,但水库淹没了原有的大桥,群众出行及运送物资很不方便。县政协委员伍盛国等提出“兴建官渡大桥,解决万人出行难”的提案,并迅速呈报到县委。县委、县政府及时组建专班调研,并向省市相关部门汇报得以立项。6月18日,投资800万元的新街大桥开工建设,万人出行难问题明年即可得到解决。
广开言路也可取得综合效益。县政协委员、柳林乡中学教师胡思富面对山区农村干部和农民科学技术水平落后、农产品附加值低的现状,经过几个月的调研,写出报告《远程科技教育是培养知识化乡村干部和现代农民的迫切需要》,并带头利用学校远程教学设备,对全乡近百名乡村干部和千名专业大户进行了烤烟、药材等栽培技术轮训,培训知识化、技能化农民及乡土拔尖人才400多人,目前该乡已发展成为全省烤烟第一乡和药材、水电大乡、边贸口子乡。借鉴这一经验,竹山县培训出大批新型农民,大批农民外出创业,每年获得打工纯收入5亿多元。
收获来自耕耘,利益源于投入。这是该县政协委员、官渡镇农村信用社主任陈兴奎的最大感受。过去这个信用社有钱不敢贷,农民、企业需要钱又贷不到。陈兴奎大力推进信用工程建设,对全镇4300多户农户及企业进行信用评定,根据信用等级确定贷款额度,使农户、企业贷款方便快捷。兆华山野菜有限责任公司原来最多能贷款10万元,推行信用工程建设后,信用社不断加大贷款投入,推动了企业发展,产品畅销武汉、上海、深圳等地,成为县级规模企业,年实现利润30万元。而信用社也在信用工程建设中增加了效益,今年元至9月,信用社实现存款2800万元,贷款1700万元,是2003年同期的5倍,企业盈利近20万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