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讯(十堰日报)特约记者 黄治荣 通讯员常云 报道:5月5日,竹山县潘口电站库区贫困移民杨正仁栽完地里玉米苗,又忙碌着建猪栏、酿酒池,力争实现“种地、养猪、酿酒”三业并举的脱贫梦。半年前,他从田家坝镇两河村搬到麻家渡镇柿树坪村,住上新楼房,吃上自来水,走上水泥路,天天劲头十足地创造着新生活。
2007年10月底,投资44亿元的竹山潘口电站开工建设,涉及竹山、竹溪两县移民35763人,其中竹山23000人。
竹山创新基层党建路子,激活党员 “细胞”,筑牢基层堡垒,以党员和党支部作表率,带动移民和谐搬迁。该县首期8000名移民已全部搬进新居,二期1.5万名移民也正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建房中。
县直91支工作队包户真情服务,与乡镇、村党员、干部争当 “移民先锋”,宣传政策、帮扶移民、服务移民。田家坝镇北坝村李胜东不愿迁往太阳坡,县信访局工作队长李传知几次做工作吃了“闭门羹”。李传知忍受重症糖尿病、食道癌折磨,一次次奔走在他家和镇、村,帮他在余家垭安置点建起新房。李胜东与他成了莫逆之交。“我是被医生判了‘死刑’的,能为潘口电站移民服务,感到十分光荣和自豪!”县移民先锋报告会上,他坦承心声。
该县把在移民一线、项目建设中增长才干、建功立业作为选人用人导向,选调了53名优秀干部充实移民乡镇,其中15人进入乡镇领导班子,让他们在一线受到锤炼,在一线建功立业。去冬,首期移民告捷,40多名干部被提拔重用,50支工作队、100余人受到表彰。
该县建立完善了教育培训、日常管理、绩效考评、待遇保障机制,让移民村干部当好“领头雁”。从事移民的220多名村干部,每月享受400元补贴;13名外迁到安置区后不能任主职的,优先安排担任副职并享受主职待遇;县财政年出资8.4万元,为他们缴纳养老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一年多来,田家坝等3个新集镇如期整体迁建,在6个乡镇崛起60多个移民新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