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市新闻
竹山县得胜镇圣水村装点美景胜画廊
发布时间: 2009-06-26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记者刘焱清 王锡智 特约记者 胡光凯 通讯员袁琳
  “茶园香漫山间,粉墙黛瓦绿树间,饭香阵阵,不见炊烟。”让记者真真切切体验到的远不止这些。山林间,百鸟放歌清脆入耳;制茶车间,清香扑鼻如醉如痴;农家小院,其乐融融……这就是全国绿色小康村、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省文明新村——竹山县得胜镇圣水村。
  圣水村位于海拔1000多米的鄂陕交界处的界岭山下。由于山高气寒,土地贫瘠,至2005年,该村还是省级重点贫困村。山青、水秀、资源丰富,又处圣水茶场核心区,为啥还戴着省级贫困村的帽子呢?村党支部书记师利波一语破的:观念陈旧,经营粗放,守着金山去讨饭。
  一个基地安置一方村民
  为摘掉圣水村省级贫困村的帽子,2006年初,竹山县委将建设该村的重任交给了竹山县财政局。
  邬祥光一家4口,两个孩子上高中,两间破旧茅房在寒风中哗哗作响。2007年春,县财政局长华新宇在走访老邬时,老邬无奈地诉苦说:“想致富没有好项目,想发展缺少资金,难啊!”随行的村干部告诉华新宇,因为家境贫困,邬祥光上高中的儿子快要失学了。也就在这一天,老邬成了华新宇的对口帮扶户。
  圣水最丰富的资源是茶,农民手中最大的财富也是茶。但是传统的种植和管理模式,使这一资源优势没能转化为经济优势。2005年,这个村的人均纯收入仅1500元,而到2009年,这个村人均茶叶收入就超过2000元。腾飞的起点在哪里?提及此,县财政局局长华新宇说,我们数次跑省城,先后从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省农科院请来专家,为当地茶园“把脉问诊”,改良茶叶品种,改良土壤,扩大生产规模。同时,多方争取资金100多万元发展茶叶产业,组组有基地,户户有花园,短短三年多时间,圣水村的茶园总面积由当年的150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2180亩。
  茶园规模越来越大了,而对于麦黄种豆、豆黄种麦的山里农民来说,管理茶园是一个大的难题。县财政局工作队又从省农科院和华中农业大学请来专家,手把手传授茶园管理施肥及茶叶采摘、制作等技术。如今,茶叶无性繁育、无公害施肥、生态有机茶园等专业名词,成了圣水农民的日常用语。前几年,全村有500多村民抛田弃地,外出打工谋生路。随着茶叶基地的兴起,他们又重返故里,在茶园里点燃了致富的希望。
  一项产业致富一方百姓
  圣水村一组的陈昌安,是省城专家带出来的制茶土专家,他不仅要管好自己的茶园,还要给乡邻作技术指导。问及今年的收入,老陈腼腆地说,刚刚过了5万元。村干部介绍说,像老陈这样的大户,全村已有200多户,加工工艺和质量完全符合圣水茶场的优质产品质量标准。村党支部书记师利波说,今年受圣水茶场的委托,为其加工优质名茶1500多公斤,仅加工费一项,村级收入就达8万元。现在,竹山圣水公司已把该村的茶园纳入核心生产基地,圣水村形成了“上连市场、下连茶农、利益共享、持续发展”的双赢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茶叶产业发展无市场、无品牌竞争力、茶农增收无潜力的矛盾。
  今年6月12日,竹山县财政局长华新宇再次来到帮扶户邬祥光的家里。如今,老邬家已住上了新房,还清了8000元欠款,孩子上了大学。说到生活感受,老邬感慨万端:“当年住深山守茅房,一年不如一年,如今住新房耕茶园,一年更比一年强,不仅不愁孩子的学费,还有了存款,要不是华局长帮扶,我的致富梦不知哪年哪月才能圆哟!”和老邬一样,县财政局干部职工帮扶的“穷亲戚”,通过发展茶叶都走上了致富路。
  一个单位带出一个文明新村
  “经济发展离不开文明创建的推动。”竹山县财政局副局长、圣水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马仕斌感触颇深。马仕斌说,工作队进村四年,自始至终以文明创建为载体,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年前,交通难、过河难一直是当地农民很头疼的问题。”村党支部书记师利波这样说。到了汛期,圣水河暴涨,河左岸的村民只得隔河兴叹,雨下久了,吃盐都成了困难,左岸村民只好打电话请右岸的村民把盐绑在石头上扔过来。2006年,财政局工作队通过多种渠道争取资金100多万元,在圣水河依次建起了3座石拱桥,过河难从此成为历史,村民将这3座桥同时取名为惠民桥。
  桥通了,还得路通、水通。为此,县财政局工作队对内动员科室从办公经费中挤,动员干部职工捐;对外争取项目、争取扶持,累计筹集资金100多万元,先后修通了6公里的通组到院水泥路,建成了四个 “品”字型村民小区,小区里建了花园、垃圾池和篮球场。记者在圣水村还看到,村里的谈心室、卫生室、图书室、健身场都建起来了,村民茶余饭后或健身、或读书,各取所爱。
  正因这样,圣水村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村”、 “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全国绿色小康村”,全村427个农户挂上了十星级文明户牌匾。该镇党委书记范奇说: “今年这个村的人平纯收入将突破4000元,成为全镇的首富村。”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