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秦楚网讯)特约记者 方荣华 黄治荣 报道:冲断的公路恢复了畅通,倒下的线杆再次立起,倒塌的房屋异地重建,淤泥中的庄稼逐渐恢复生机……
7月初以来,竹山连续五次遭受特大暴雨袭击,河水暴涨,山洪肆虐,山体滑坡,交通中断,房屋倒塌……长时间、高强度、大范围的强降雨,使竹山大地连遭重创:全县17个乡镇、254个村、20.5万人口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6亿元。
暴雨洪灾袭来,竹山干群心手相连,并肩同行,迎风雨,战洪魔,风雨中挺起不屈的脊梁!暴雨洪灾过后,竹山上下合力重建家园,积极恢复生产,谱写了一曲曲抗灾自救的壮歌。
心向灾区 情系灾民
一个月内五次强降雨,竹山防汛抗灾形势异常严峻:河水在上涨,灾情在蔓延,险情在发生,灾民在增多……
雨情、水情、灾情、险情始终牵动着市领导的心。市委书记陈天会,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周霁要求竹山迅速组织抗灾自救,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危急关头,公仆的心与群众贴得更紧。一个月来,县委书记沈学强、县长佘立柱等领导一次次紧急部署防汛抗灾自救工作,一次次奔波在一线指挥,到灾情最重的地方,到最困难的地方,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抗灾自救。
7月中旬,远在千里之外出差的县委书记沈学强日夜兼程赶回竹山,不顾旅途劳顿直奔重灾区,看望慰问灾民,指导抗灾自救。大庙乡马河村村民黄辉房屋倒塌了,沈学强送来慰问金并勉励他:“要重振信心,不等不靠,自己动手,争取在政府帮助下尽早建起新房!”
强降雨导致全县河水暴涨,堵河出现50年一遇的汛情。7月18日晚,竹溪一艘采砂船被暴涨的河水卷走,接到报告后佘立柱迅速部署拦截采砂船、营救被困人员,经过一夜救援,第二天早上将两名被困人员营救上岸。当晚,潘口水电站导流洞流量剧增至4100立方米每秒,出现杂物堵塞,佘立柱又会同专家雨夜紧急排险,奋战通宵,大坝首次经受住特大洪峰考验。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从灾害发生的那一刻起,竹山派出17个工作组赴灾区指导抗灾自救,100多支抗洪抢险队伍日夜奋战在灾区。7月22日晚,得胜集镇一栋七层居民楼出现险情,镇政府立即组织抢险队伍施救,5名干部冒着生命危险,一次次冲进楼房转移居民,5分钟内23名群众全部安全撤离,随后又将灾民就近分散安置在邻居家中。
一个月来,全县党员干部冒着风雨奔波在灾区一线,组织灾民自救,转移安置受灾群众2万余人。
灾害无情 大爱无垠
7月27日上午8时,城关镇高家庄村党支部会议室里,正在举行一场简单的捐赠仪式。该村连续三次遭受暴雨袭击,刚刚修通的环村水泥路被山洪冲毁。“我带头捐款修路!”捐赠仪式上村党支部书记黄治斌第一个将600元现金投进捐款箱。86岁的老人魏家福全家9口人,靠种6亩地维持生计,庄稼被毁一半,但他未向政府提半点要求,老人家还拿出100元支持修路。在县城务工的张远喜家里也遭了大灾,他也捐款1000元支持修路……不到一小时,60多名群众捐款1.7万元,50多名村民报名义务修路。
洪水无情人有情。大灾当前,县委向全县党员干部发出号召,县慈善会向社会各界倡议,帮助灾民共渡难关,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在7月27日的捐赠仪式上,县领导、党群机关公务员带头,现场为灾区捐款14万元。与此同时,县直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普通百姓纷纷解囊相助。
县里紧急划拨481万元救灾款帮助灾民恢复生产生活,帐篷、粮食、衣被等救灾物资源源不断运往灾区,所有救灾款物及时送达灾民手中。县政府紧急召开县长办公会,安排部署抗灾自救、恢复重建,把抗灾救灾当作第一要务。县里出台抗灾自救指导意见,对于倒房户需新建住房的,在宅基地使用、办证及缴纳各类税费方面予以优惠或减免,就地新建的每户补助5000元,在集镇或交通主干线旁建房的每户补助8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