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讯(十堰日报)特约记者 黄治荣 通讯员 贺昕 报道:竹山举全县之力聚全民之智,服务堵河百万水能开发,政企合力打造了水电工程典范。到7月上旬,潘口水电站19项单体临建工程和引水发电、导流溢洪系统建设及大坝主体填筑均提前于工期计划。长江委监理中心专家说:“潘口水电站导流洞和大坝建设完全具备申报‘詹天佑奖’、‘鲁班奖’”。
先舍后得引投资,锲而不舍破难题,诚实守信创环境,弯道超越争一流。近年来,竹山县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创优服务,推动政企共建,吸引了汉江集团、京能集团等大业主开发堵河水能,实现了总装机74.3万千瓦的潘口、小漩、龙背湾三大水电站同步建设。
潘口水电站开工以来,该县牢固树立“服务大业主、开发大水电”的理念,按照“工程建设好、移民安置好、环境保护好、综合治理好”的要求,坚持封闭管理,推行“一套班子服务,一个政策管总,一个漏斗向下”的协调机制,实施“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保姆式服务,由县水电办统一协调电站建设事项,凡业主要求的必替其办到,业主没想到而工程需要的必替其办好。工程所在地潘口乡肩负起教育群众、化解矛盾、保障施工等重任;县公安、安监等部门,坚持管理不收费、服务不伸手,营造了一流环境,为工程赶进度、保质量奠定了基础。三年来,潘口水电站工区没有发生一起重大治安刑事案件,没有发生一起恶性群体事件,没有发生一起严重安全责任事故,被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周家骢誉为新时期同类水电站和谐安全文明工程的典范。
该县每月召开工程建设通报会,对参建单位通报的情况,由县水电办制定措施、督办落实;每季度召开政企联席会,县委书记沈学强、县长佘立柱与项目业主面对面沟通,共商所遇问题的解决之道。
该县以人为本,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实行“干部包保、有土安置”制度,实现了和谐移民,创造了“潘口速度”,探索出了非自愿移民“潘口模式”,铸就了“迎难而上、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潘口精神”,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市领导赞誉。该县构建的和谐友好政企关系,推动了政企互利双赢。在竹山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潘口水电站建设快速推进:提前六个月贯通导流洞,去年9月顺利实现截流,今年4月底大坝填筑至325米高程。为推进竹山水电开发,汉江集团一方面帮助引进京能集团、小浪底公司等大企业参与潘口、龙背湾等水电站开发;一方面主动为地方政府分忧,填滩整理土地300亩,填筑防洪堤1700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