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讯(十堰日报)特约记者 方荣华 黄治荣 报道: 鲍竹路沿线生态文化旅游路建设全线启动,龙背湾水电站低导流洞、高导流洞等工程动工,天峡鲟业公司等企业纷纷到竹山考察养殖、旅游等投资项目……进入9月,竹山县重点工程和招商项目密集开工、落地。
以潘口、小漩水电站顺利截流,2.3万移民安置任务基本完成,龙背湾水电站和谷竹高速公路开工建设为标志,竹山已迈入重大机遇汇集、城乡统筹发展、经济社会和谐共进的新阶段。
“竹山已进入爬坡前行的二次创业时期,只有重新审视县情,放眼全省,找准定位,发扬跳起来摘桃子精神,才能在抢抓新机遇中赢得跨越发展。”县委书记沈学强如是说。按照省委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市委 “一统三分”战略部署,竹山适时提出“加快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经济市场化、社会信息化、城乡一体化步伐,实施水电大县、矿业富县、茶叶名县、旅游新县、山区经济强县共建”发展战略目标,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共进。
一幅崭新画卷在堵河之滨徐徐展开,潘口水电站大坝“长高”至339.6米高程,小漩水电站厂房基础开挖处理全部完成,龙背湾水电站临建工程进展顺利,三大水电站累计完成投资32亿元。全县已建和在建电站38座,到2013年三大水电站全部建成后,水电装机超过90万千瓦,实现销售收入9亿元、税收2亿元,竹山正阔步迈入全国水电大县。
在走特色矿业发展之路上,该县频用大手笔,全国同行业第三、全省最大的湖北鑫银公司与加拿大明科矿业集团组建湖北华凯矿业公司,致力建设年产白银500吨、黄金3吨、铜铅锌20万吨的大型贵金属专业冶炼厂,两年内竹山将成为中国最大的专业贵金属冶炼基地。投资4亿元建设国际绿松石城,竹山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绿松石产品加工基地和交易集散地。五年内,该县特色矿业将实现投资20亿元、产销20亿元、税收1亿元的目标。
抢抓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水电开发、谷竹高速公路建设等重大机遇,竹山深入发掘女娲文化、上庸文化、“十星”文化,全力培植女娲暨宝石文化旅游节、施洋张振武故里、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十星级文明创建发源地四大品牌,重点建设圣水湖、女娲山、堵河源、武陵峡·桃花源、木鱼湖五大景区,配套开发旅游产品、餐饮服务、商贸物流、文化娱乐等产业,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板块。8月,中三角集团与竹山签订旅游项目开发框架协议,投资7亿元实施“131工程”:两年内兴建五星级宾馆一家,五年内完成武陵峡·桃花源、女娲山、沧浪山风景区开发并达到4A级景区标准,注册成立国际旅行社一家。
“‘五化五县’战略的精彩破题和推进,必将引领竹山向更新更高目标迈进:5年内竹山县域生产总值将达到50亿元,财政收入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县长佘立柱充满信心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