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讯(十堰日报)通讯员 王涛 报道:今年以来,竹山县委坚持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服务发展第一要务的工作思路不动摇,按照“重基层、打基础、破难点、抓创新”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以“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和“活力工程”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党建工作,扎实开展以“三争创”(争创全省农村党的建设先进县、争创全省落实管党责任制优胜县、争创全市基层党建活力工程示范县)为目标的创先争优活动,城乡处处涌动创争热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迸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县委领导高度重视抓部署
今年年初的竹山县党建工作会议与往年的组织工作会议有所不同,开展乡镇党委书记落实管党责任制述职、分类签订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书、评选表彰先进单位向基层一线党组织倾斜,是此次会议的三个突出内容。基于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高度重视,竹山县委坚持高点定位,把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市委的要求与竹山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提出了“三争创”的工作目标,并将基层党建工作纳入县、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切实把基层党建工作由“软任务”变为“硬指标”。围绕推动工作落实,县委先后下发了6个工作意见,并多次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和推进会议的形式对“三争创”活动进行安排部署;县委组织部认真履行牵头抓总的职责,坚持每月制定一个工作安排、每两个月召开一次工作落实情况汇报会、每季度编发一期情况通报,通过开展经常性的督办检查,推动了面上工作的开展;县财政预算了30万元的党建工作专项经费;结合届中调整,新提拔、转岗、交流了一批年富力强的乡镇组织委员,提高了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
乡镇党委创新载体抓创建
各乡镇党委按照推进“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和“活力工程”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坚持做到围绕服务中心工作抓创建,让基层党组织干有目标、干有方向。宝丰、擂鼓、秦古、大庙、楼台、深河、官渡等乡镇制订落实了基层党建“四定”工作责任制,对基层党建重点工作实行一月一检查、一月一通报,健全和完善了党建工作的责任体系。在此基础上,各乡镇坚持以创新为动力,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着力点,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溢水镇在东川高效农业示范园组建了设施蔬菜、水产养殖、现代种苗种植三大特色产业联合党总支,在党组织的带领下,今年新建设施蔬菜基地200亩、新发展水产养殖基地100亩、发展优质种苗50亩。潘口乡以开展“一述双评三争创”活动为载体,在全乡掀起了“创先争优”的热潮,极大地激发了全乡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通过探索,文峰乡建立了入党积极分子公推备案定向培养制度,拓宽了农村党员发展视野,从源头上保证了党员发展质量。
基层组织突出重点抓落实
面对繁重的基层组织建设任务,全县广大基层党组织实行“重点重抓”,确保了基层党建工作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积极抢抓全省开展第四轮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的机遇。各乡镇在抓好25个新建项目村的基础工作上,加大各项投入,按照“十三个一”的要求,着力将25个新建项目村培植成党建工作示范点。
围绕“建强一个好班子、制定一个好规划、选准一个好项目、建设一个新村庄、培植一个好阵地、完善一套好制度”的“六个一”目标,全县85个县直单位、33个规模企业和136个乡镇直单位党组织与254个村结成共建对子,实现了结对共建全覆盖的目标。
深入扎实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宝丰镇韩溪河村依托村级综合服务社建立便民服务室,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各种服务。在开展“党员进社区”活动中,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围绕就业安置、社保申报、技能培训等社区居民高度关注的问题,组织局机关47名在职党员深入各社区,开展“四送”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县非公经济党委积极组织非公企业中经济实力雄厚的人士,开展回报社会感恩行动,在“双联双助、灾后重建”活动中先后动员25家非公企业捐赠帮扶资金、物资(折款)累计达50多万元。
如今,在“三争创”目标的指引下,竹山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正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勇超一流的进取精神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服务中心工作、履行岗位职责中“创五好”、“争十星”,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今年元至8月,在潘口、龙背湾、小漩水电站和谷竹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和移民安置工程的拉动下,全县实现财政收入1.74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43亿元,县外境内引资17.66亿元,县域经济继续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