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市新闻
山乡新景美如画 竹山实施国家级连片开发扶贫
发布时间: 2010-11-29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秦楚网 特约记者 黄治荣 通讯员 杜余荣

  满山茶园堆青叠翠,幢幢新房扮靓村落,入院道路纵横相连……迎着冬日的暖阳,穿行竹山县宝丰镇和麻家渡镇山村田野,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画扑面而来。


  景色宜人美如画,扶贫春风醉农家。两年来,随着国家级“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扶贫项目的实施,宝丰镇小堰、侯家湾、铧场、喻家塔和麻家渡镇罗家坡、柿树坪等六个村搭上发展快车,焕发出勃勃生机,山乡旧貌换新颜。

  茶园流转,农企双赢

  “我将茶园转租给圣水公司经营,一年出租收入有1650元。”日前,宝丰镇九里岗小堰村村民李国红说,一家人通过打工一年还能挣7万多元。像李国红一样,宝丰镇九里岗的1.5万亩茶园已流转给圣水公司2500亩。

  宝丰镇九里岗茶园大规模成功流转,靠的是连片开发的工作创新。前两年,为提高茶农种植效益,圣水公司曾采取 “春投秋收、派人指导”等方式生产茶叶,但效果不佳。去年,九里岗被列入国家级连片开发扶贫试点后,他们将产业扶贫项目向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倾斜,通过实施茶园流转——茶农将茶园租赁给圣水公司经营,圣水公司聘请茶农管理茶园,破解了投入不足、管理粗放、效益低下的难题,闯出了一条农企双赢的路子。

  初冬的九里岗上,小堰村今春流转给圣水公司的500亩茶园里,一垄垄茶树枝繁叶茂;而一路之隔的喻家塔村分户种植的150亩茶园里,茶树枝瘦叶黄,茶行间还堆放着玉米秆。

  “一年扶壮,两年见效,三年丰产。”圣水公司总经理陈敦桥介绍,通过实施连片开发扶贫项目,他们接管了2500亩流转茶园,如今,茶园里安装了黄板诱捕器和太阳能杀虫灯,还配套建设了作业道、排水渠、喷灌设备等设施, “茶林相间、路渠配套、旱灌涝排、高产高效”的生态科技示范茶园已建成。

  圣水公司接手流转茶园后,聘请培训400多名茶农从事翻耕、施肥、修剪、采摘等工作,促使人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从茶农变身工人,小堰村村民梁俊斌的日子过得惬意多了:今春他将3亩茶园租给圣水公司,自己给圣水公司管理茶园,妻子给圣水公司采茶,两人今年挣了2万多元。

  茶园流转,集约经营,茶农增收,企业增效。今秋,借助连片开发扶贫项目支持,圣水公司引进生产设备和云南普洱茶压制工艺,利用修剪废弃的嫩叶成功开发出砖茶,让茶园亩增值2000多元。

  据了解,茶园流转给圣水公司经营后,可四季采摘茶叶,亩均收入达8000元。

  村庄整建,扮靓山乡

  竹山连片开发扶贫试点区宝丰镇小堰、喻家塔等村,一部分贫困户因自身无力建房,仍住着摇摇欲坠的土房。去年起,该县实行“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扶贫机制,整合扶贫搬迁、危房改造、地灾防治、通村公路等项目资金,帮助440户贫困群众改造危房,修建入院到户水泥路28公里,实施“三改一建”210户。

  宝丰镇小堰村二组破旧杂乱的杨家湾百年老院,居住着88户309名村民,因院子不通道路,一栋栋老旧房屋难以改建。去年,通过连片开发,修通入院到户水泥路2.7公里,帮扶新建房屋36户、“三改一建”54户,家家硬化门前场地,杨家湾百年老院焕然一新。

  “没有连片开发,难有今天变化。”今年5月,杨家湾百年老院的贫困户明安国如是说。他依靠扶贫项目扶持,拆掉两间危旧土房,建起110平方米砖混新房,一家三口告别了蜗居生活。

  粉墙、黛瓦、绿树,刚刚整修竣工的宝丰镇喻家塔村隆家坡42户农家小院,沐浴着冬日的阳光,显得清新雅致。“房子漂亮了,院子整洁了,交通方便了,居住舒心了。”65岁的冯良保住了20多年的四间砖房,今春借助村庄整治扶贫项目,屋里屋外修缮一新,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兴修设施,惠泽民生

  用水难、行路难、增收难,长期困扰着竹山农村经济发展。去年,竹山启动宝丰镇、麻家渡镇的6个村连片开发以来,通过兴建饮水工程、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有效改善了农民生活生产条件。

  “一唱饮水难,有米无水难成饭;二唱育苗难,幼苗育后干死完;三唱浇灌难,有种无收泪涟涟;四唱牲畜发展难,牛羊喝水跑很远。”吃了几十年腥涩而无保障的山塘水,宝丰镇小堰村村民用这首歌谣反映吃水难。

  扶贫扶到农民心坎上。去年4月,县扶贫办把解决小堰村吃水难作为连片开发扶贫重点项目,与县水务局等部门牵手,筹资52万元,建设日供水100吨的村级水厂。小堰村水厂投入使用一年多来,让全村401户和侯家湾村46户2000多人吃上了洁净自来水,还满足了千亩水田、茶园灌溉需求。

  11月初,投资900万元、长2.8公里的宝丰镇凤凰大道建成通车,开始铺筑两旁路肩,铺设彩砖、安装路灯、栽植行道树,即将搬迁到喻家塔村等地居住的2000名龙背湾水电站移民和黄栗、桂花片区2万名群众出行方便了,集镇—喻家塔村—垭子街村沿线将崛起一串新村镇。

  去年9月,宝丰镇利用连片开发契机,修建集镇北大街至喻家塔村凤凰大道,解决困扰黄栗、桂花片区的14个村群众多年的出行难题。过去,这两个片区的群众到镇上需绕道而行,最近也有12公里,修建凤凰大道因为缺乏资金,还要征占百亩水田,镇党委、政府动议几次都被搁置下来。

  麻家渡镇罗家坡、柿树坪等村3000多亩水田,过去以种植水稻为主,零星种植莲藕,由于灌溉设施不全,用水难以保障,基本上是“望天收”,农民增收困难。今春,该镇修建8000余米堰渠,将水从谭家河灌渠引进田里,莲藕种植一下子增到1000余亩,促使户平增收5000元。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