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方荣华 通讯员 李江
鲍竹路路面改善工程全线竣工,涉及7个乡镇的过载变电站增容改造工程投入使用,得胜镇尚家沟、席家沟两大铁矿投入试生产……冬日的竹山,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的热潮。
“异想天开闯新路,无中生有抓机遇,先舍后得引投资,锲而不舍破难题”。多年来,正是以这样的胆识和睿智,竹山项目建设的决心和恒心从未改变,引进大项目助推大发展的接力棒从未丢下。
今年,在全县89个投资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中,已开工建设72个;在62个重点储备项目中,有51个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偏居鄂西北一隅的竹山县,项目缘何纷至沓来?
地处鄂西北深山,项目优势在哪里?
“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发动机,是建设山区经济强县的重要抓手。”竹山县县长佘立柱如是说。
多年来,竹山坚持实施项目强县战略,在全县上下树立“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意识,集中精力上项目,不遗余力促发展。
不沿江,不靠海,地处鄂西北深山,竹山发展项目的优势在哪里?
富甲鄂西北的水电能源、储量丰富的矿产宝藏、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等资源优势,以及粗具规模的水电、医药化工、绿色食品等产业优势,无疑也是竹山争取项目、加快发展的优势。
遵循国家投资及产业政策,竹山依靠丰富的资源和优势产业,科学论证、筛选项目,加快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向项目优势、发展优势转变。定位全省“坐标”,竹山提出做强水电能源、矿产开发、农副产品加工等五大产业集群,打造八大工业基地,建设鄂西北乃至全省山区经济强县,成为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承接地。
资源、产业与项目的成功对接,竹山项目申报命中率接近100%,一批市场前景看好、符合科学发展的大项目被列入省、市项目库。依托堵河水能资源,竹山成功争取总投资71.26亿元的潘口、小漩、龙背湾三大水电站开发项目,成就了竹山建设水电大县的世纪梦想,项目建成后竹山将成为全省重要水电能源基地。
一些立足资源优势、推动科学发展的重大项目,仍将是竹山项目建设的重点。今年,竹山567个重点项目列入“十二五”规划,总投资达1004亿元,涉及矿产开发、先进制造业、生态环境建设等六大类。
山区贫困县,如何引进项目?
7月,房康铁路正式列入省发改委“十二五”项目库,郑渝铁路过境竹山也正在酝酿之中。
“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百倍努力。”为争取房康铁路和郑渝铁路过境竹山,竹山县委书记沈学强曾多次到省发改委专题汇报、赴重庆等地进行项目对接。
贫困山区县,如何引进项目?“争取项目必须树立竞争意识,通过打造硬环境,提升软实力,将竹山建成吸引重大项目聚集的强磁场。”沈学强如是说。
多年来,竹山通过加快城市、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的硬环境,构筑项目投资“洼地”。其中,仅交通建设方面,全县累计新修通村水泥路2100公里,改造境内两条省道,尤其谷竹高速公路建成后将打通承东启西的交通动脉,为竹山引进项目、助推经济腾飞夯实基础。
在改善投资硬环境的同时,竹山更加注重创优软环境。今年,结合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竹山再次精简行政审批事项137项,在全县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行政问责制、超时默认制、特事特办制、全程代理制等制度,为引进项目、吸引投资营造了更加开明开放的发展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县里将项目建设纳入年终经济目标考核后,今年又出台了项目争取考核奖励办法,县财政从预算中拿出部分经费奖励引进项目的有功之臣。
“十一五”期间,竹山引进实施项目554个,已完成投资95.8亿元,项目投资年均递增40.2%,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投资目标;累计包装推介460个招商项目,协议引进资金 19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2.8亿元。
规划项目,如何落地生根?
没有实施的项目,如同一张白纸。如何让纸上项目在竹山落地生根?
竹山采取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支队伍、一套措施、一抓到底的办法,年初将有关规划项目落实到具体的县领导、责任部门,明确相应的责任人,跟踪服务项目建设。
县里成立了由县长担任组长的项目强县领导小组,建立了重点项目联席会议、固定资产投资专项督查考核、项目进展情况通报等制度,定期分析投资形势、通报项目进展情况、解决项目建设存在的困难。
在服务谷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佘立柱多次到现场或主持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高速路拆迁难题,全县56个县直部门和乡镇1000多名村组干部包保拆迁户,在半个月内顺利完成7个乡镇2700多户拆迁任务,确保了项目如期开工。
今年,竹山县经济开发区成立,开发区规划建设“一区五园”,搭建起重大工业项目聚集的平台。“一区五园”建成后,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将达到50亿元,实现财政收入3亿元。
县里相继成立了投资公司和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出台建设投资管理办法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实施办法,有效缓解了项目实施贷款难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由县投资公司建设的明清邓坪食品工业园,已吸引巴山食品和强生园两家企业入园,建成后可入驻30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
这是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元至10月,竹山完成财政收入2.1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4.09亿元,招商引资20.17亿元。
大项目,正在推动竹山大发展。
鲍竹路路面改善工程全线竣工,涉及7个乡镇的过载变电站增容改造工程投入使用,得胜镇尚家沟、席家沟两大铁矿投入试生产……冬日的竹山,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的热潮。
“异想天开闯新路,无中生有抓机遇,先舍后得引投资,锲而不舍破难题”。多年来,正是以这样的胆识和睿智,竹山项目建设的决心和恒心从未改变,引进大项目助推大发展的接力棒从未丢下。
今年,在全县89个投资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中,已开工建设72个;在62个重点储备项目中,有51个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偏居鄂西北一隅的竹山县,项目缘何纷至沓来?
地处鄂西北深山,项目优势在哪里?
“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发动机,是建设山区经济强县的重要抓手。”竹山县县长佘立柱如是说。
多年来,竹山坚持实施项目强县战略,在全县上下树立“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意识,集中精力上项目,不遗余力促发展。
不沿江,不靠海,地处鄂西北深山,竹山发展项目的优势在哪里?
富甲鄂西北的水电能源、储量丰富的矿产宝藏、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等资源优势,以及粗具规模的水电、医药化工、绿色食品等产业优势,无疑也是竹山争取项目、加快发展的优势。
遵循国家投资及产业政策,竹山依靠丰富的资源和优势产业,科学论证、筛选项目,加快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向项目优势、发展优势转变。定位全省“坐标”,竹山提出做强水电能源、矿产开发、农副产品加工等五大产业集群,打造八大工业基地,建设鄂西北乃至全省山区经济强县,成为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承接地。
资源、产业与项目的成功对接,竹山项目申报命中率接近100%,一批市场前景看好、符合科学发展的大项目被列入省、市项目库。依托堵河水能资源,竹山成功争取总投资71.26亿元的潘口、小漩、龙背湾三大水电站开发项目,成就了竹山建设水电大县的世纪梦想,项目建成后竹山将成为全省重要水电能源基地。
一些立足资源优势、推动科学发展的重大项目,仍将是竹山项目建设的重点。今年,竹山567个重点项目列入“十二五”规划,总投资达1004亿元,涉及矿产开发、先进制造业、生态环境建设等六大类。
山区贫困县,如何引进项目?
7月,房康铁路正式列入省发改委“十二五”项目库,郑渝铁路过境竹山也正在酝酿之中。
“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百倍努力。”为争取房康铁路和郑渝铁路过境竹山,竹山县委书记沈学强曾多次到省发改委专题汇报、赴重庆等地进行项目对接。
贫困山区县,如何引进项目?“争取项目必须树立竞争意识,通过打造硬环境,提升软实力,将竹山建成吸引重大项目聚集的强磁场。”沈学强如是说。
多年来,竹山通过加快城市、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的硬环境,构筑项目投资“洼地”。其中,仅交通建设方面,全县累计新修通村水泥路2100公里,改造境内两条省道,尤其谷竹高速公路建成后将打通承东启西的交通动脉,为竹山引进项目、助推经济腾飞夯实基础。
在改善投资硬环境的同时,竹山更加注重创优软环境。今年,结合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竹山再次精简行政审批事项137项,在全县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行政问责制、超时默认制、特事特办制、全程代理制等制度,为引进项目、吸引投资营造了更加开明开放的发展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县里将项目建设纳入年终经济目标考核后,今年又出台了项目争取考核奖励办法,县财政从预算中拿出部分经费奖励引进项目的有功之臣。
“十一五”期间,竹山引进实施项目554个,已完成投资95.8亿元,项目投资年均递增40.2%,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投资目标;累计包装推介460个招商项目,协议引进资金 19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2.8亿元。
规划项目,如何落地生根?
没有实施的项目,如同一张白纸。如何让纸上项目在竹山落地生根?
竹山采取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支队伍、一套措施、一抓到底的办法,年初将有关规划项目落实到具体的县领导、责任部门,明确相应的责任人,跟踪服务项目建设。
县里成立了由县长担任组长的项目强县领导小组,建立了重点项目联席会议、固定资产投资专项督查考核、项目进展情况通报等制度,定期分析投资形势、通报项目进展情况、解决项目建设存在的困难。
在服务谷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佘立柱多次到现场或主持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高速路拆迁难题,全县56个县直部门和乡镇1000多名村组干部包保拆迁户,在半个月内顺利完成7个乡镇2700多户拆迁任务,确保了项目如期开工。
今年,竹山县经济开发区成立,开发区规划建设“一区五园”,搭建起重大工业项目聚集的平台。“一区五园”建成后,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将达到50亿元,实现财政收入3亿元。
县里相继成立了投资公司和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出台建设投资管理办法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实施办法,有效缓解了项目实施贷款难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由县投资公司建设的明清邓坪食品工业园,已吸引巴山食品和强生园两家企业入园,建成后可入驻30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
这是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元至10月,竹山完成财政收入2.1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4.09亿元,招商引资20.17亿元。
大项目,正在推动竹山大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