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市新闻
科教文卫大繁荣 “十一五”成就巡礼之九
发布时间: 2010-12-16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记者 王勇 余华韵

  “十一五”期间,伴随着市委、市政府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铿锵足音,十堰市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呈现出齐头并进的繁荣局面。


  科技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十一五”期间,十堰市顺利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城市和全国科技强警示范城市验收,全市90%的县(市、区)和市本级通过了全国科技进步考核,科技对十堰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全市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共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项目500余项,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5%。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突破,建成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个、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13个,“汽车动力传动和电子控制省级重点实验室”获准立项。2009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4亿元,依照新标准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6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18家,通过省级备案的高新技术产品300个。

  教育公平得到全面落实。学前教育快速发展,2010年全市3至5周岁学前教育普及率超过70%。基础教育不断巩固,2007年十堰市“两基”攻坚目标如期实现。2009年,长期困扰十堰市义务教育发展的“普九”债务得到全面化解。职业教育发展势头强劲,在全省各市州职业教育发展状况评价中,十堰市连续几年位列全省第一。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2010年全市一本上线总人数超过1500人,是建市以来人数最多的一年。同时,“两免一补”、“国家助学金”、“阳光慈善班”、“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等国家资助政策,以及社会助学活动的日渐兴起,确保了每一个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

  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市重点文体设施建设总投资达2.7亿元,是“十五”的1.3倍,是建市以来投入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全市7个专业剧团共演出6422 场,观众达930万人(次)。文艺精品迭出,继《风流女人》、《丑嫂》之后,现代豫剧《乡试》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剧目奖,电视纪录片《问道武当》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放,并荣获第六届中国高清电视作品大赛一等奖。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成立各级各类单项体育协会22个、体育俱乐部7个、晨晚练站(点)80多个,社会体育指导员达2500多人。成功举办第三届、第四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共吸引了152个国家4500多名中外运动员参赛,扩大了武当武术的影响。文化体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截至2010年底,全市文化体育产业从业人员40.8万人,产值达64.8亿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6.3%。

  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地位基本确立。“十一五”期间,十堰市以巩固提升区域医疗中心地位为重点,在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和公共卫生水平、健全农村和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与中医工作和行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业绩, “十一五”规划目标基本实现。全市城镇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达96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7.56万人。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公共卫生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通过省级评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覆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地位基本确立。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