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市新闻
移民铁匠刘弟学心愿成真
发布时间: 2011-06-24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落实场子建铁匠铺,帮助搬运1300多公斤重的空气锤——
  移民铁匠刘弟学心愿成真

刘弟学师傅正在用空气锤锻打铁器
十堰日报社会■文/图通讯员向继华

    57岁的刘弟学在竹山县柳林乡白河村二组的公路边开着一家铁匠铺。从1971年做学徒算起,至今他已经打铁近40年了。
  刘弟学告诉笔者,他小时候家里比较困难,在村小学念完六年级就辍学,在外打了两年工。他一心想学门技术,于是又回到家乡,在铁匠铺做了3年学徒,学会了打铁的手艺。刘师傅说,因为自己书念的少,文化程度低,只能靠苦力吃饭。
  刘师傅的手艺是跟一位老铁匠学的,菜刀、镰刀、砍刀、铁锄、镢头等农具,他样样能做。他店里打的菜刀尤其出名,轻巧灵便、钢火好、耐用。刘弟学粗略算了一下,他每年加工的菜刀都在2000把以上,周边的乡亲们几乎家家都用他打的菜刀,还有人特意赶来给远道的亲戚、朋友订做。
  刘师傅把一把锄头 “坯子”放在炉膛里烧红,指着屋外的空气锤说,过去打铁,无论多大多厚的铁块,都是两个人一锤一锤打造出来的。由于很难找一个下手来抡大锤,自己又年岁大了,干不了重体力活,2001年便买了个空气锤来代替大铁锤。虽说没有人那么灵活,却省了时间和精力,也缓解了没人抡大锤之急。后来他又陆续添置了鼓风机、电焊机、切割机、砂轮机等,劳动强度降低了,效率提高了,还能做些更复杂精细的铁器活。不过,即使有这些机械工具,但最后一道成型时,还得用小铁锤、大铁锤轮番锻打。
  刘弟学说,他打了四十多年铁,还没碰到过不会打或打不出来的铁器。他说自己和一般铁匠的最大区别,是用心打铁。加上老师傅传授的一些关键技巧,融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还没有被难住过。不过,打铁想发财很难,吃饭是不成问题的。
  “现在建龙背湾电站,我们柳林人成了移民,我被安置在溢水镇移民安置点。我去看了,是个好地方,比柳林乡强多了。回来后,我就准备搬家。”刘弟学高兴地告诉笔者。
  刘弟学家中有6口人,上有七十多岁的老妈,下有7岁的小孙子。儿子媳妇在外地打工,没挣到啥钱,家里生活全靠铁匠铺维持。得知刘弟学搬到新居后想重操旧业,镇里决定帮他搬运1300多公斤重的空气锤。龙背湾移民指挥部给他在溢水镇落实了一个15平方米的场子,让他建铁匠铺。
  “我又可以在溢水镇继续我的 ‘老业’了。那里的人口是柳林乡这儿的几倍,相信我的铁匠生意会越来越红火!”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