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讯(十堰日报)特约记者 方荣华 黄治荣 报道:炎炎夏日,堵河岸畔处处充满着发展的活力:工厂企业里干部为客商跑前忙后,城镇带建设现场活跃着乡村干部的身影,党员干部奔走在抗旱防汛一线……
随着今年“工作落实年”的深入开展,竹山县乡干部扑下身子抓落实,只争朝夕谋发展,心无旁骛干事业,正汇聚成推动竹山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扑下身子抓落实
竹山把今年作为“工作落实年”,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创业,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全县上下形成了人心思进、奋发进取、真抓实干的良好风气。
春夏之交,旱魔肆虐。竹山提出“四保一夺”抗旱救灾目标,县乡干部带头组成百余支抗旱救灾服务队,在田间地头帮助村民抗灾。竹坪乡是该县茶叶主产区之一,去年秋该乡在3个村新建1000亩无性系茶园,持续干旱少雨使大片茶苗枯萎。旱情出现后,该乡60多名党员干部组成抗旱保苗服务队,投入22台抽水机械,从该乡陈家河抽水浇灌茶园。望着枯萎的茶苗渐渐返青,陈家河村茶农陈先华长舒了一口气:“服务队为我们送来了‘及时雨’!”
“要把决策变为行动,必须狠抓落实,善抓落实。”竹山县县长佘立柱说,“干部扑下身子抓落实,就是要把发展的思路转变成行动,把发展目标逐步转化为现实。”为此,该县今年从县直部门抽调千余名干部,组成780支工作队,分赴17个乡镇、254个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问计于民谋发展,排忧解难促和谐,赢得百姓好评。
只争朝夕谋发展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竹山建设水电大县关键之年。潘口、小漩等水电站如期投产发电后,竹山将成为全省重要水电能源基地。
“新一轮发展大潮风起云涌,是机遇更是挑战。”佘立柱坦言,“我们必须抢抓机遇,要有坐不住的急切感、等不得的危机感和慢不得的紧迫感,才能在科学发展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今年,竹山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推动跨越发展:3月,“千名干部下基层,排忧解难促发展”活动在全县铺开;4月,开展了以“移民安置、重点项目推进、村镇环境整治、农业农村服务、民生改善”为主的“四月行动”;5月,围绕农业抗灾、移民验收、卫生清理、项目推进、财税入库等六项工作打响了“双过半”攻坚战;目前,城镇带示范区建设“百日会战”正如火如荼开展……
聆听竹山奋进的足音,感受的是竹山只争朝夕发展的强劲脉搏。元至5月,竹山县实现财政总收入1.2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15亿元,招商引资11.17亿元,98个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全面开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2.96亿元。
心无旁骛干事业
县乡换届在即,竹山县各级干部正确看待进退留转,心无旁骛干事业,以“白加黑、五加二”的精神坚守在发展一线。“乡镇换届,工作不换届,该干啥就干啥!”秦古镇人大主席胡吉政的话语折射出竹山干部正确的换届心态。
在城镇带建设中,“一城两带”沿线14个乡镇的干部个个投身“百日会战”, 人人动手美化家园。在“百日会战”中,该县新建绿化带2.6万米,栽植绿化苗木10万多株,建设特色景点29处,启动13个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完成农房改造2100户,拆除违章建筑144处。
正是这种心无旁骛、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让人们看到了竹山未来的希望。
风清舵正自远航。干部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工作作风,如同强大的引擎,正推动竹山健步迈向全省山区经济强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