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市新闻
竹山:潜力在山 希望在水
发布时间: 2011-09-26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特约记者 方荣华 黄治荣

  秦巴山间,滔滔堵河。它从川陕走来,一路推坡走岭,蜿蜒北去。

  潘口、小漩、龙背湾,一座座水电站横空出世,沉睡的堵河开始醒来,拥抱流金淌银的梦想。
  如今,堵河岸边正崛起我省又一个重要的水电能源基地,将为缺煤缺电的湖北注入清洁能源。而同时,一种绿色开发的理念,也势必将昔日的荒凉、闭塞、贫困远远抛在身后,带来生态与民生同步共进的新超越。

人植树,树涵水,水发电
——一座电站的涵养


  行走在竹山358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可见沟壑幽深、清流急湍。全长354公里的堵河从神农架大九湖喷涌而出,穿越层峦叠峰,一路挽起千百条溪流。竹山特有的地貌,注定了竹山的潜力在山,希望在水。
  千百年来,一江清水东流去。谁来激发这一巨大能量呢?
  县城往南70公里的堵河支流上,有一座建于1992年的水电站——百里河水电站。电站在投产的头几年里,因生态植被破坏严重,汛期河水暴涨,堰渠频频被毁;而遇天旱,河水断流,机组停转,年发电量最少时只有160万千瓦时。
  随着3.8万亩的百里河人造林海茁壮成长,当地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涵养水源能力增强,电站在汛期蓄水、枯水期发电,去年发电量达到400多万千瓦时,是建成初期的两倍多。
  在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博弈中,百里河水电站为堵河水能开发树立了一个成功典范:只有走“人植树、树涵水、水发电”之路,方能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
  目前,竹山在堵河流域植树造林63.4万亩,堵河沿岸建成200公里的绿色长廊,堵河源自然保护区300万亩天然林“关门上锁”。除兴建公益生态林外,全县以茶叶、肚倍、冬枣等为主的经济林正以每年5万亩速度递增,总面积已达90万亩。
  绿了荒山头,干沟清水流。全县森林植被覆盖率达80.4%,比5年前提高了14个百分点,年均降雨量增加293毫米,每年减少水土流失200万吨,蓄水保水600万立方米。
  山变青,水变绿。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为南水北调涵养了一渠清水,也孕育了丰富的水能资源。去年,竹山33座已投产水电站年发电量2.56亿千瓦时,提供税收5682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21%,水电产业对财政的贡献率比5年前提高13个百分点。“水电开发,生态先行。”和着生态水电大县建设的节拍,堵河欢快地唱起山水电的“协奏曲”。

你投资、我服务,你发财、我发展
——一条思路的豁达


    上世纪70年代,堵河支流建起第一座水电站——霍河电站,竹山水电开发由此拉开序幕。
    此后30年,竹山水电开发一直呈现装机小、工期短、投资小、见效快的小水电特色。2003年以来,国家投入逐渐退出,县级财力已难以支撑。此时,竹山县确立“内引外联、借力发展”的水电开发思路,以“你投资、我服务,你发财、我发展”为指导,引进大业主、开发大水电、培植大产业。
    开明开放的姿态,赢得了汉江集团等大型企业的投资。
    为创优工程建设环境,竹山县成立水电产业办公室,为业主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服务。每季度召开一次政企共建联席会,为企业排忧解难。电站施工区内一律实行“全封闭管理”,为企业营造“宁静生产日”。潘口、小漩、龙背湾三大电站工程建设实现了“规划时间内工程适当超前”,且无重大刑事案件和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被中国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的专家称为“新时期同类水电站和谐安全文明工程典范”。
    水电开发,移民为重。该县成立130支移民工作队,进村入户结对包保移民,创造了“月搬迁千人、建房3万多平方米”的国内同类水电站建设的新纪录,探索出市场经济条件下移民和谐搬迁的新模式,省委、省政府向全省通报推广。

移民安居,产业蓄势,旅游起步
——一个流域的脉动


    从土房子到三层楼,从烧柴禾到烧沼气,宝丰镇韩溪河村的李家荣高兴地说:“日子过得舒服多了。”2009年,他从上庸镇磨滩村的山沟沟里搬进环境优美的移民小区后,承包了40亩茶园,创建茶叶加工车间,每年制售茶叶的收入达6万元。
    像李家荣一样,堵河沿岸移民的生活,因水电开发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移民搬迁工作启动后,竹山县建成了53个环境优美的移民小区,并围绕小区发展茶叶种植等绿色产业。两年间,新建移民房屋84.3万平方米,水、电、路入户率和广播、电视、通信覆盖率达到100%,2.3万移民全部从深山迁至305省道沿线,住进 “坡屋顶、马头墙、朱红门、格子窗”的楼房。据了解,仅潘口水电站用于移民安置资金就高达20亿元。
    “开发堵河水能资源不仅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为竹山县经济社会发展蓄势聚能。”县委书记佘立柱说。今年,竹山县除电站工程建设外,水电开发已带动移民新村、集镇建设和专项设施复建等方面的投资达13.4亿元。
    潘口及小漩、龙背湾三座电站蓄水后,每年将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提供安全优质水量60亿立方米,堵河流域将形成80平方公里的 “平湖”和104公里的黄金水道。届时,堵河山水将因水电开发而增值。
    站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全新平台上,放眼青山碧水,竹山人又在孕育新的梦想——借水电发力,整合山水人文景观,打造女娲文化、上庸文化和山水风光三大品牌,将竹山变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又一颗生态明珠。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