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监管 统一运营
竹山破解国有资产管理难题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特约记者 方荣华 通讯员 黄治平 报道:日前,美成房地产公司将位于竹山县城关镇宏发小区内1300平方米楼房的产权,正式移交给该县国资局。至此,该县5.2万平方米的公产房、保障性住房已全部纳入国有资产集中管理。
长期以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多,权责分散,各自为政,造成国有资产监管真空。
2010年起,该县创新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将县国资局、县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县国土收购储备中心和产权交易中心集中归并,成立建设投资管理办公室。随着机构的整合,国有资产的管理范围扩大:县域内行政事业性资产、保障性住房、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资源性资产和企业国有资产,全部纳入建设投资管理办公室下辖的国资局集中管理。
按照“应进俱进”原则,国有资产纳入集中管理后,由县国资局履行日常监管职责,并授权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统一经营,在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的前提下放大资本效应。目前,该县通过资本运营已获得资金2.2亿元。
去年初,该县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优质资产作抵押,从银行融资6000万元,挖山填沟整理土地600亩,以每亩30万元的价格出让后新建莲花工业园,不仅偿还了银行债务,还获得1.2亿元收益。
民营企业中的国有资产管理,一直是全国性难题。竹山采取“长期投资”、“计提折旧”、“参股经营”等管理方式,将国家投入到民营企业中的1亿多元国有资产纳入统一管理。投资5409万元的竹山县污水处理厂,由地方政府和荆楚水务公司分别出资90%、10%共同修建。建成后采取“长期投资”的方式,双方签订协议:污水处理厂前20年的收益为荆楚水务公司所有,20年之后污水处理厂收归国有。
据县委书记佘立柱介绍,该县计划将绿松石等矿产资源纳入国有资产集中监管,确保矿产资源在保护中科学有序开发。
编后:竹山从强化监管着手,建立资产运营、投融资管理、土地收储经营和产权交易“四位一体”模式,探索出一条国有资产监管运作的新路径。尤其是对民营企业使用的国有资产,竹山采取“长期投资”、“计提折旧”、“参股经营”等方式进行管理,确保了民营企业中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值得各地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