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日报 特约记者李启东 记者摆利平
“打造竹房城镇带核心示范区!”竹山县委书记佘立柱说,这是竹山县委、县政府向全县47万人民表明的心志,也是向全县47万人民发出的动员令!
佘立柱说,喜迎党的十八大,就是要把美好的蓝图变为幸福的现实。竹山将做强工业。加快堵河水电开发,推进铌稀土、绿松石、金银铁矿资源开发,把竹山打造成全省清洁能源基地、鄂西北贵金属冶炼基地、优势矿业基地、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国内外知名绿松石之都和稀土之都。
做优投资。加快推进政务改革,不断创优发展环境,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走千山万水、吃千辛万苦、说千言万语、想千方百计,在招大引强上求突破。
做特农业。精心打造茶叶、油料、蔬菜、畜牧、烟叶、林果六大核心板块,形成以基地为基础、优势品牌为依托、产加销一体的产业化体系。
做大旅游。用大文化包装大旅游,加快山水旅游景区开发,做大做强“女娲补天地、人间桃花源”人文品牌,促进生态文化融合,展示竹山魅力。
做靓城镇。按照“龙行山水城、东方圣玉都”的城市定位,加快推进堵河、霍河“两岸三地”大县城建设,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县城。
喜迎党的十八大、建设核心示范区,是发展的旗帜,更是奋斗的方向。竹山将以“三个建设年”为抓手,把核心示范区建设变成全县干群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实践。
“项目建设年”强筋壮骨。围绕新产业招新项目、围绕新财源招好项目、围绕大企业招大项目,引进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161个,新增投资60亿元以上,增强发展硬实力。“作风建设年”保驾护航。精简行政审批,打造“政策洼地”;强化项目服务,打造“服务高地”;加强环境整治,打造“安全净地”。“基层组织建设年”强基固本。以创先争优为载体,深化“一诺双评创十星”活动,实施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努力打造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和竹房城镇带党建核心示范区。
佘立柱说,力争通过5年努力,把竹山发展成为鄂西北生态水电城、文明卫生城、最佳人居城、文化旅游城,达到全省中等发达县市水平,跻身湖北山区经济强县。
“打造竹房城镇带核心示范区!”竹山县委书记佘立柱说,这是竹山县委、县政府向全县47万人民表明的心志,也是向全县47万人民发出的动员令!
佘立柱说,喜迎党的十八大,就是要把美好的蓝图变为幸福的现实。竹山将做强工业。加快堵河水电开发,推进铌稀土、绿松石、金银铁矿资源开发,把竹山打造成全省清洁能源基地、鄂西北贵金属冶炼基地、优势矿业基地、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国内外知名绿松石之都和稀土之都。
做优投资。加快推进政务改革,不断创优发展环境,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走千山万水、吃千辛万苦、说千言万语、想千方百计,在招大引强上求突破。
做特农业。精心打造茶叶、油料、蔬菜、畜牧、烟叶、林果六大核心板块,形成以基地为基础、优势品牌为依托、产加销一体的产业化体系。
做大旅游。用大文化包装大旅游,加快山水旅游景区开发,做大做强“女娲补天地、人间桃花源”人文品牌,促进生态文化融合,展示竹山魅力。
做靓城镇。按照“龙行山水城、东方圣玉都”的城市定位,加快推进堵河、霍河“两岸三地”大县城建设,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县城。
喜迎党的十八大、建设核心示范区,是发展的旗帜,更是奋斗的方向。竹山将以“三个建设年”为抓手,把核心示范区建设变成全县干群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实践。
“项目建设年”强筋壮骨。围绕新产业招新项目、围绕新财源招好项目、围绕大企业招大项目,引进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161个,新增投资60亿元以上,增强发展硬实力。“作风建设年”保驾护航。精简行政审批,打造“政策洼地”;强化项目服务,打造“服务高地”;加强环境整治,打造“安全净地”。“基层组织建设年”强基固本。以创先争优为载体,深化“一诺双评创十星”活动,实施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努力打造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和竹房城镇带党建核心示范区。
佘立柱说,力争通过5年努力,把竹山发展成为鄂西北生态水电城、文明卫生城、最佳人居城、文化旅游城,达到全省中等发达县市水平,跻身湖北山区经济强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