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硬措施改善投资软环境
竹山县推动工业经济跨越发展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特约记者徐勇报道:“企业自主建立的技术研发中心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技术中心称号的,一次性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3万元奖励。”这是竹山县今年出台的《关于加快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意见》中对企业技术创新实行奖励办法的条款之一。
日前,竹山县政府分管工业经济的副县长陈汉华说:“改善投资软环境要用硬措施,在推动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的道路上,要对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加‘油门’,对阻碍经济发展的现象踩‘刹车’,千方百计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为给工业经济发展“清障”,该县出台《竹山县损害经济发展环境“一票否决”实施办法》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不准”》等文件,设立收费明白卡制度和“企业宁静日”制度,定期组织群众代表、行评监督员、企业代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对有关单位服务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评议,对综合评议后三名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实行诫勉谈话,取消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年度评先表优资格;对工作不作为、乱作为而影响和阻碍经济发展的机关工作人员实行效能问责,直至给予纪律处分。
企业发展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融资难。为此,该县成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先后为45家中小企业担保贷款6000多万元。定期召开政银企对接会,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同时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拿出1000多万元资金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创建品牌和参加各种展销活动,鼓励企业提档升级。今年该县又帮助鑫源皂素公司、天新公司、强生园油脂公司等9家企业争取重大产业发展基金5900万元,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该县还建立了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和部门服务规模企业制度,实行一名县级领导联系一个重点企业,一个部门对口帮扶一家规模企业,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项目建设中遇到的资金、土地、道路、供电等各种困难,为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创造便利条件,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鑫源皂素公司是该县惟一的一家皂素生产企业,原来由于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企业发展受到限制。去年,该公司在县经信、科技、国土等部门帮助下,征地10多亩,投资2000万元新建了一条年产300吨皂素生产线,先后攻克黄姜清洁化生产等多项技术难题,有6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和湖北省科技厅授予的科技成果奖。今年以来,该公司生产销售两旺,已累计生产皂素60多吨,实现产销收入7000多万元,上交税金80多万元。
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底,该县工业企业总数达3500多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500万元的企业达185家,年销售收入过2000万元的规模企业达28家;今年前10月,该县完成工业总产值58.3亿元、增加值17.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和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