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媒体聚焦两会 记者萧颢摄
楚天都市报讯 七大经济指标五年翻番,经济总量连攀1万亿、2万亿两大台阶;
生产总值跃至全国第九,大步跨入第一方阵;
未来五年,全省生产总值要突破4万亿,城乡居民收入要实现倍增;
……
省两会的召开,让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集中呈现,更让湖北未来五年发展的路径清晰可触;
湖北骄傲引人注目,湖北豪情振奋人心。69家中央、省市媒体的300多名记者,把镜头、笔触、话筒对准了湖北两会。他们以精心的策划、富于新意的呈现方式、亮点频现的报道内容,共同传递荆楚激情跨越的交响曲。
阵容强大
中央各大媒体聚焦湖北两会
1月22日,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有10个国家的34名外籍人士受邀旁听。旁听的外籍人士包括法、韩、美三国驻武汉总领事、负责经济与文化事务的官员,外企高管,商会、协会代表,以及在鄂外国专家等。
这让多年从事两会新闻采访报道的新华社记者李鹏翔眼睛一亮。他把这一场景写进了湖北两会报道稿件中,并在文中引用一位外籍人士的话说,外籍人士听会,展现了湖北的开放和包容。这篇报道被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选用。
省两会期间,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媒体均派出强大采访阵容。“两会开幕,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省政府新一届领导媒体见面等,每一个重要环节我们都参加了。”人民日报社记者付文说。“我们对湖北省两会报道很重视,派出了多名记者参与报道。”中央电视台湖北记者站负责人说,多篇报道在新闻联播和新闻频道播出。
解析深刻
多角度多侧面展示重大成就
两会期间,湖北日报每天深夜策划次日选题,推出两会重点、解读、发布、人物、心声、纵深等版块62个整版鲜活新闻报道,500多条稿件。策划了“城市农村大合唱”、“千亿产业再发力”、“千亿大市再跨越”、“一主两副势如虹”等中观选题,以及留守妇女、生态保护等民生话题,受到会场内外广泛关注。
配合大会进程,湖北日报还先后推出了社论及“四个红利”等系列社评,分析透彻,文风朴实,既发人深省、又迸发激情,引导读者认清机遇和挑战,明确责任和使命,探寻方向和路径。
湖北广电总台电视新闻中心在《湖北新闻联播》中推出省两会特别报道《新起点·新跨越》,策划推出了《小康路上·议案提案追踪》、《两会聚焦点》、《两会声音场》、《两会新风》、《议案提案扫描》等7个版块新闻报道。
楚天都市报每天推出重磅策划报道:“五个湖北五年跨越”,紧扣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未来五年发展目标,选取居民收入倍增、民生保障、环境保护、社会公正、文化建设、社区建设等六个方面,采访代表委员、专家学者、相关部门、普通群众,多角度、多侧面加以解析,形成强势宣传效果。
楚天金报以经济新闻为主线,先后推出活跃民间资本、规范二手房交易等两会热点话题,小切口折射大主题。
创意丰富
化数字为图表表达生动活泼
数字变成简洁的图表,代表委员的发言化为同期声。省两会报道,创新报道方式和表现形式成为媒体追求的目标。
为适应“读图时代”的读者需求,湖北日报推出了“史上规模最大”的报告解读版,对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计划预算报告、“两院”报告等一一作解读,将工作部署“装进”线路图、地铁图、时刻表,让读者一目了然。
在省直某单位工作的小张,每天下午6:30会把电视频道转到湖北台,他看着该台制作的《新起点·新跨越》两会报道,评点说,湖北台的两会报道有了明显变化,好看多了。电视屏幕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标志性的数字,变成了动画和图示;代表委员的精彩发言,配上了生动的生产生活背景画面。
楚天都市报在《畅谈湖北担当、湖北骄傲、湖北气场》的报道中,让代表委员和百姓一起共话湖北未来。报道采用连版形式,选取未来5年发展的14个指标作为版面的扇形核心,30张受访对象的笑脸跃然纸上,象征湖北发展成果全赖于全省人民团结一致的奋斗。
四省联动
共议发展大计建言集思广益
《交通先行,共同撑起中部“立交桥”》、《四省合力,打造中部医疗高地》……省两会期间,楚天都市报联合湖南《三湘都市报》、江西《江南都市报》、安徽《新安晚报》三省主要都市类媒体,共同推出的“携手共建长江中游城市群”策划报道,代表委员赞赏有加。在连续五天推出的专题报道中,四省代表委员从交通、旅游、医疗、文化、经济协作五个方面,共议“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发展大计,主稿内容扎实,建言献策集思广益。
文风清新
转作风改文风报道新风扑面
两会新风让人耳目一新,也让参加两会报道的记者自觉改变了作风。两会期间,记者们把关注点放在基层代表委员身上,把镜头、笔触和话筒延伸到学校社区、田间地头、工地厂房。
武汉团的王群代表在会上提出,要出台优惠政策帮助刑满释放人员和戒毒人员就业,促使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让王群没想到的是,仅隔不到24小时,省地税局就有了回复——这样的新闻迅速刊登到湖北日报的两会报道版面上:《答复,相隔不到24小时》。
湖北之声首次推出“两会快评”,每条不超过140字。记者结合两会中的新鲜事,采用贴近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以小见大,每天在各档新闻中及时播出,形成了对两会新风、新鲜事、新热点的全天候关注和评述。
两会开幕首日,楚天都市报记者分头探访会场内的陈设布置、会场周边的交通及酒店经营状况、代表委员用餐等情况,用实实在在的观察、有趣可信的文字,对两会新风进行了生动描述:《没铺红地毯,不见彩气球,周边道路畅,酒店生意淡——省两会务实新风扑面来》。
会议期间,中央、省市各家媒体还竞相开通微博,传达社情民意,打通会场内外,立体呈现老百姓眼里的两会。
楚天都市报记者张小燕 王荣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