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市新闻
城乡共繁荣--竹山建设竹房城镇带核心示范区观察
发布时间: 2013-02-02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特约记者黄治荣

  多彩多姿,文明和谐。3年多来,竹山先行先试,创新举措,致力建设305省道沿线7个乡镇136个村在内的竹房城镇带核心示范区,打破城乡“二元”壁垒,闯出一条城乡共兴共荣新路。

  强规扩能,打造百里宜居城镇

  地处秦巴山腹地、有47万人口的竹山,农村人口占87%。面对基础薄弱、民贫财乏的特殊县情,如何有效缩小城乡差距,更好造福农民群众?竹山按照房屋亮化、门前绿化、环境净化标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施、统一风格、统一政策,推行以奖代补,连片整建房屋、设施,打造百里宜居城镇带。

  “设施配套了,环境变美了,住在这里很开心。”望着初现雏形的庸派村镇,溢水镇华家湾村陈善武甚是高兴。坡屋顶、马头墙、粉白墙、朱红门、格子窗,去年初,溢水镇实施东川片区迁村腾地、旧村改造,连片规划建设东川、华家湾村1500米长的庸派村镇,132户村民陆续入住新楼。

  “富裕农民进城镇、居住偏远农民下山进社区”,竹山整合移民安置、工程拆迁、扶贫迁移、地灾搬迁等政策,通过向山要地、迁村腾地、土地置换等方式扩容改造7个中心集镇、新建70多个新型社区,以投融资撬动民间投入15亿多元建设百里宜居村镇,新建和改造庸派风格房屋1.3万余户,3万名农民从偏远山区移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集镇、社区,百里城镇带城镇化率上升11.7个百分点。

  连片流转,壮大特色产业板块

  山区土地分散、零星种植,难以产生规模效应。竹山创新土地经营机制,大力推行土地租赁、入股、转让等流转形式,成立县、乡、村三级土地托管服务、仲裁机构,推动土地向种植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连片流转,以集约规模经营提升特色产业效益。

  “一年扶壮、两年见效、三年丰产”,圣水公司连片租赁的宝丰九里岗片区4500亩低效、幼龄茶园,投资3000多万元配套修建山塘、排灌渠、作业道、机耕路,实行深翻、施肥、修剪等科学管理,去年迎来亩均收入5000元以上的丰产期。以前,受套种庄稼、管理粗放等因素制约,九里岗片区一部分茶园亩收入不到千元。

  竹山百里城镇带土地连片流转,培植宝丰镇九里岗现代农业、麻家渡镇罗家坡观光农业、溢水镇燕子山综合开发等十大高效农业示范区,带动区域内茶叶、烟叶、蔬菜、肚倍、花生等特色产业基地快速增至32万亩,催生特色产业专业村26个。

  均等服务,提升农民幸福指数

  夜幕初合,华灯初上,宝丰镇施洋路社区十星级农民广场人山人海,伴着轻快的音乐,男女老少翩翩起舞。如今,305省道沿线文峰乡长坪村至擂鼓镇烟墩梓村,一处处宽敞漂亮、设施齐全的十星级农民广场,成为农民唱歌、跳舞、健身的好去处。

  “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竹山百里城镇带上建起百余个“1+9”模式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实现村有办公用房、文体广场、综治维稳室、便民服务室、卫生室、图书阅览室、计生服务室、综合服务社、党员群众电教中心、就业培训中心,农民可享受城市般社区生活和一站式、代办式等农村社区新模式服务。

  竹山整合项目、资金向百里城镇带倾斜,新修通村水泥路1200公里,硬化到院入户路100余公里,新建4座集镇水厂、22个村级水厂,建起大型垃圾集中收集池150多处,农村沼气普及率达70%。

  生活向市民“看齐”,竹山农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