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堵河源发现中华秋沙鸭 有“鸟类中的大熊猫”之称
其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通讯员 杨守保 郑德国 记者 罗伟 报道:记者昨日从竹山堵河源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华中师范大学传来消息证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在竹山堵河源自然保护区现身。
今年1月,华师大教授刘胜祥一行在堵河源自然保护区进行环境资源调查时,在堵河流域柳河段水面上意外发现了疑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的身影,他们连忙拍下它们活动的照片。经过省动物专家多次辨别确认,他们拍摄的正是中华秋沙鸭。这是继2012年堵河源自然保护区利用红外线自动照相机野外拍摄到多种野生动物实体照片之后,再一次拍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实体照片。中华秋沙鸭在堵河源自然保护区现身,说明堵河源所在的鄂西北是中华秋沙鸭的新分布地区。
中华秋沙鸭有着“鸟类中的大熊猫”之称,与华南虎、滇金丝猴、大熊猫齐名,属于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物种。中华秋沙鸭作为鸭科动物,却一反常态喜欢上树,筑巢的树洞距离地面一般超过10米,奇特的习性让它显得尤为神秘。中华秋沙鸭一般在中国东北以及西伯利亚等地方繁殖,冬季到长江以南越冬。中华秋沙鸭是比扬子鳄还稀少的国际濒危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国际鸟类联合会早已将中华秋沙鸭列入濒危物种和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中。
据了解,十堰市目前发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还有金雕、白肩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