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讯(十堰日报)记者 吴社全 杨超 刘旻 报道:四月的十堰,沃野千里,春和景明。昨日,参加全国创建星级文明户工作座谈会的代表深入竹山、房县,集中参观考察“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工作。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参加考察活动,市领导郭俊苹、吴世杰、邬泽华、陈冬芝、刘学勤陪同考察。
房县化龙堰镇古城村,是参观考察的第一站。该村是中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村、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市文明村。近年来,该村把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作为各项工作的突破口,群众参加创建的热情十分高涨,参评率达到100%。走进该村,代表们与农户拉起了家常,询问他们“创星”的过程,详细了解“十星”创建内容、参评流程、评星标准等。“‘十星’创建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贴近农村实际、贴近农民生活,找准了群众的‘兴奋点’,从而调动了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与会代表对“十星”创建有了切身的感受。
在竹山县上庸镇,代表们参观了具有庸派建筑特色的移民集镇,详细了解潘口水电站库区移民生产生活情况,对“十星”创建在破解移民难题上的重要作用给予充分肯定。在溢水镇东川村,代表们饶有兴致地参观了该村流动“道德讲堂”、十星文化门、十星文化墙等,认为该村“十星”创建形式多样,载体丰富,特色鲜明,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好的思路和做法。在“十星”创建发祥地麻家渡镇罗家坡村,代表们参观了该村十星级文明创建展览馆,详细了解“十星”创建的起源和发展史。王世明认为,通过历史文件、图片展览这种形式宣传“十星”创建非常好,希望进一步利用网络等载体,更好地对“十星”创建活动进行宣传推广。
“‘十星’创建活动适用性强,成效显著,值得推广。”参观考察结束后,部分与会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市文明办巡视员陈振民认为,“十星”创建紧贴时代发展脉搏,紧扣农村发展实际,不仅适用于中部山区农村,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同样适用,其成功经验值得认真总结。青海省格尔木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明认为,“十星”创建内容丰富、工作细致,对西部地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格尔木市正在开展‘十星’创建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次来到十堰,就是想通过考察学习十堰‘十星’创建的先进经验,结合西部农村实际情况,把‘十星’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下去。”李明说。
陪同参观考察的市领导认为,十堰市“十星”创建工作做得还不够,与会代表的肯定和褒奖,是对我们的鞭策和激励。市领导表示,十堰将以此为动力,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把服从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基准点,把传播先进文化和科技作为着力点,把培育诚实守信社会风气、营造良好道德环境作为切入点,把维护和实现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落脚点,深入持久地推进“十星”创建活动,助推十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