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富,男,汉族,1951年2月出生,竹山县麻家渡镇人,中共党员。1977年8月参加工作,198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麻家渡镇文化站站长、宝丰镇文化馆馆长、宝丰镇党委宣传委员等职务,现任宝丰镇人民政府主任科员。
王义富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几十年如一日地忘我工作,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淡泊名利,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阐释着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王义富同志长期从事基层宣传文化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及时、生动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送到千家万户,把农业科技送到田间地头,把文明新风传到城镇乡村,把好戏好歌带给干部群众,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与人民群众保持着亲密无间的血肉联系。王义富同志时时刻刻向党和人民递交着最满意的答卷,多次被镇党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被县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被市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十佳公民道德标兵”,两次被省人事厅、省文化厅表彰为“文化馆(站)先进工作者”,2005年被省委宣传部、省人事厅授予“全省宣传思想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王义富同志的工作历程,平凡中透着伟大和高尚,集中体现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用实际行动塑造出了人民公仆的光辉形象。
王义富同志平凡而感人的事迹,是我们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榜样,为我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了鲜活的教材,他是我县共产党员和基层干部的优秀代表。县委决定:授予王义富同志“基层干部的榜样”荣誉称号,并在全县广泛开展向王义富同志学习的活动。
学习他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奉献精神。王义富同志热爱工作达到忘我的境界。几十年来,他工作兢兢业业,全身心投入,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从未喊过累叫过苦,在困难面前他从未畏缩不前,总是千方百计去克服。在文化站工作期间,他“三盏马灯、一块幕布、一个戏箱”,把好歌好戏送到田间地头。每年春节,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他却从腊月三十连续忙到正月十五,带着文艺宣传队进村入户,把快乐送给广大群众。收入低,开销大,他省吃俭用,想方设法添置工作需要的设备,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服务群众。
学习他扎根基层、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王义富同志人品高尚,心胸开阔,他曾经有过进城和提拔的机会,但他不争不抢,安心基层,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几十年来,他在工作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也获得过很多荣誉,但从不向组织提出非分要求。在改任非领导职务后,工作仍是一丝不苟,没有丝毫的懈怠,人老心红,甘当“老黄牛”。
学习他勤奋好学、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王义富同志总是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学习上。他从1993年开始学习新闻写作,在县以上新闻媒体刊发新闻作品近千篇(条)。除了学习专业文化知识外,王义富同志紧跟时代的步伐,坚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实用科学技术,与时俱进,学以致用。几十年来,他创作的《硬会计》现代戏、《十星歌》、《社会主义荣辱观彩船歌》、《新农村建设‘三字经’》等作品,把握时代脉搏,紧贴农村工作实际,弘扬主旋律,传播先进文化。他还收集整理民间故事100多个、民间歌谣500多首,引导干部群众特别是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他创作的作品通俗易懂,乡土味浓,深入浅出地宣传党的政策,深受群众喜爱。
学习他心系群众、公正无私的优秀品质。几十年来,王义富同志不论在任何工作岗位,不论走到哪里,总是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和群众融合在一起,做群众的贴心人。他为人正派,办事公道,怀揣公心,原则性强。多年来,他经手的无论是救灾款项,还是建设资金,都能公正、公平、及时地发放到群众手中,领导放心,群众称道。
王义富同志身上所具有的奉献精神、高尚情操、创新意识和优秀品质,是我县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一笔宝贵财富;他的事迹,是全县大力弘扬的时代典范。县委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开展向王义富同志学习的活动,新闻宣传部门要大力宣传王义富同志先进事迹,全体党员干部要以王义富同志为榜样,把学习王义富同志与做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推进全县三个文明建设、实现“走一主三化之路,建生态水电大县”战略目标和“十一五”规划做出更大贡献。
中共竹山县委
2006年7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