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叫地震
地震简单地讲就是地动,是地球表面的振动。具体地讲地震是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当地球内部在运动中积累的能量对地壳产生的巨大压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积累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就形成了地震。一次强烈地震过后往往伴随着一系列较小的余震。
二、天然地震分哪几类
天然地震主要有三种类型: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构造地震:是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球地震数的90%以上。
火山地震:是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振动。火山地震一般影响范围较小,发生得也较少,约占全球地震数的7%。
陷落地震:是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例如,当地下溶洞或矿山采空区支撑不住顶部的压力时,就会塌陷,引起振动。这类地震更少,大约不到全球地震数的3%,引起的破坏也较小。
三、什么叫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就是地震发生时,在波及范围内一定地点地面振动的激烈程度。(或释为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地面振动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人的感觉的强弱,器物反应的程度,房屋的损坏或破坏程度,地面景观的变化情况等。
中国地震烈度表 (简要)
Ⅰ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Ⅱ度:微有感-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Ⅲ度: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Ⅳ度: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Ⅴ度: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Ⅵ度: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Ⅶ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Ⅷ度:建筑物破坏-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Ⅸ度:建筑物普遍破坏-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Ⅹ度:建筑物普遍摧毁-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Ⅺ度: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ⅩⅡ度:山川易景-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四、地震发生前做何准备
1、注意观察地震发生前的征兆
地震之前是有预兆的。现在我们所知道的这种预兆是:地下水变浑、翻花、冒泡、变味;鸡鸭猪羊乱跑乱叫;老鼠外逃,鱼儿在水面乱跳。这种情况预示着地壳将弯曲、摺皱断裂,就要发生地震了。
2、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一旦发生地震,就可能使我们的供电、供水、供热系统,交通系统,生活必需品供应系统,信息系统,以及医疗卫生系统遭到某种程度的破坏,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所以,我们应该制定一个家庭防震计划。
1) 在家储备一些饮用水和罐头食品,使你能多维持一些时间。因为断电,电冰箱内的食品很快变质,所以,很有必要预备罐头和干食品。准备诸如轻便炉子和可携带的烤肉架则便于应急煮东西食用。
2) 常备几个手电筒和备用电池,放在随手可取的地方,也可在床边放一个手电筒。
3) 在适当的位置备一个或多个灭火器,把浇灌用的软管套在水龙头上(如水压够,可立即用于扑灭火灾)。
4) 在家和自己长期呆的地方学习怎样关闭煤气、电闸、水。在煤气阀门附近备一把规格合适的板手。
5) 随身备好最基本急救用品,并掌握急救的程序(严重的灾害之后,各家医院将挤得水泄不通,医务人员则忙于抢救更严重的伤员)。最好能备一些急需的特效药品。
6) 在电话机旁写下救护队、消防队和公安局等相关电话号码。
7) 把那些可能会翻倒而导致人员伤亡的书架及一些重的家具固定在墙上。
8) 用一条或几条带子捆住热水器和煤气炉,同时牢固地缚在墙上,使物体支座固定在地板上。
9) 把易燃的液体和毒品等危险品存放到安全的地方。
10) 床铺绝不能安放在大玻璃窗附近。
11) 确保家庭成员、同事等都知道地震期间和地震后该做些什么。
12) 如果有小孩在学校读书,要告诉他们,在家长没到校接他们之前,不要离开学校。
13) 在工作的地方,备一壶水,在地震发生后备用。
14) 居住或工作的地区,如果是属于疏散区,那么,应该与家里人、邻居、同事们制订出一个疏散方案。若所在的住地必须疏散,则全家须到所在政府指定集中的地点。
15) 为防患于未然,若一旦发生地震,便于人员疏散和
援救人员的出入,保证一切通道通行无阻,故在工作地点或学校的日常规章中,要制订避免物体、单车、小汽车等阻塞走廊、门口、通道的规则。
16) 备一些常用的胶合板、塑料布, 用于挡盖被损坏的窗及其他空隙。
3、学校应做好地震前的准备
在中、小学校应该普及防震知识,震区学校应有防震训练的方案,若正在上课时发生地震,老师应马上给学生一个简单明确的指令,让学生就地闭眼伏在课桌下。一个地区,在某一段时间内可能发生地震时。家庭和学校要经常沟通。震区有条件的学校应备救灾物品。如:急救医药用品、防寒防雨用品、工具等,并按班级或教室分配,直到个人手中。
五、个人如何避震
1、在震中区: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紧挨墙根下或坚固的家俱旁,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正在用火时,应随手关掉煤气开关或电开关,然后迅速躲避。
2、在楼房 :应迅速远离外墙及其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楼梯间等开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要外逃或从楼上跳下,也不能使用电梯。
3、在户外 :要避开高大建筑物,要远离高压线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的工厂或设施。在过桥时应紧紧抓住桥栏杆,待主震发生后即向桥头移动,正在行驶的车辆应紧急刹车。
4、在工作间 :应迅速关掉电源闸、门开关、然后就近选择机器、设备、办公家俱或事先建立的“安全岛”内避震,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5、在公共场所 :如车站、剧院、教室、商店、候车室、地铁等场所的人员、切忌乱逃,要保持冷静,就地择物(排椅、柜架等物)躲避,伏而待定,然后听从指挥,有序
撤离。
6、在有毒气的化工厂区域内:要朝污染源的上风处跑,以免中毒。
六、如何自救与互救
1、被埋压人员的自救
(1)有坚定的生存毅力,消除恐惧心理,相信能脱离险地。
(2)不能脱险时,应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消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快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等待求援。
(3)保持头脑清醒,不可大声呼救,用石块或铁具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保存体力,延长生命。
(4)想方设法支撑可能坠落的重物,若无力自救脱险时,应尽量减少体力消耗,等待救援。
2、地震发生后如何互救
(1)注意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
(2)要根据房屋结构,先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再行抢救,以防止意外伤亡;
(3)先抢救建筑物边沿瓦砾中的幸存者,及时抢救那些容易获救的幸存者,以扩大互救队伍;
(4)外援抢救队伍应当首先抢救那些容易获救的人员。如医院、学校、旅社、招待所等人员密集的地方的人员。
(5)救援需讲究方法。首先应使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尘土,防止窒息,再行抢救,不可用利器刨挖;
(6)对于埋压废虚中时间较长的幸存者,首先应输送饮料,然后边挖边支撑,注意保护幸存者的眼睛;
(7)对于颈椎和腰椎受伤的人,施救时切忌生拉硬抬;
(8)对于那些一息尚存的危重伤员,应尽可能在现场进行救治,然后迅速送往医院和医疗点。 (竹山县科技局)
